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勗自謙 論強恕重要
    1爾時門徒進而問曰:『天國中、孰為大?』
    2耶穌呼一孩提、使立諸徒中、曰:
    3『吾實告爾爾若不幡然化為赤子、則末由進天國。
    4故惟自謙自小若此孩者、斯天國中之大人也。
    5凡因余名接納若斯一孩者、即納我也。
    6苟使信我之一介小子墮入罪中、不如磨石繫頸、沉諸淵海之為愈也。
    7哀哉斯世、以其梗障之多也。梗障之生、在所不免、而甘為梗障之緣者、哀莫大焉。
    8倘爾一手一足、引爾於惡、當斫而棄之;與其手足雙全而委於無盡之火、曷若殘跛而入永生之為愈乎?
    9倘爾之一目、引爾於惡、當抉而棄之;與其具雙目而投入火獄、曷若具隻眼而獲永生之為愈乎?
    10慎毋蔑視一介小子;蓋吾語爾、若輩之守護天神、在天常得瞻仰吾父之聖顏焉。
    11夫人子之來、所以救援淪亡者也。18:11 呂譯新約缺此節。法文Botte譯本英文Revisel Version亦缺之。英文Spencer譯本、視其非正文、Merk希臘本亦存疑。其他譯本如英文Westminster Version譯本、法文Crampon義文Martini德文Parsh譯本、通俗拉丁譯本、俱存之。
    12爾等於意云何、人有百羊而亡其一、有不暫留其九十九於山、而追尋其所失者乎:
    13如能獲之、我實語爾、彼為此羊而喜、有逾於其未失之九十九者焉?
    14在天爾父之不欲失一小子、亦復如是。
    15兄弟有過、18:15 「兄弟有過。」呂譯新約為『倘若你的弟兄犯罪得罪了你。』通俗拉丁譯本、義文Martini譯本、德文Parsh譯本、法文Crampon譯本、英文Revised Version與Spencer譯本、俱為「倘若你的弟兄犯罪得罪了你。」但近代註疏家、則謂為『兄弟有過。』英譯Westminster Version與法譯Botte亦如之。「彼若聽爾,是成全爾之兄弟也。」原文直譯、則如獻縣新經全集云:『他若聽了你、你就得了你的兄弟。』爾即獲救爾之兄弟也。成全兄弟、意謂使兄弟獲救也。宜伺其獨處而勸之。彼若聽爾、是全爾兄弟也。
    16弗聽、則攜一二人偕往;有二三人為證、言乃足徵。18:16 見古經申命紀第十九章第十五節。釋縛二字謂赦罪與不赦罪也。
    17若復不聽、則報教會;設又不聽、則待之如外教人與稅吏可也。
    18吾實語爾、凡爾等所縛於地者、在天亦當見縛爾等所釋於地者在天亦當見釋。
    19我又語爾、倘爾中二人、在地同心祈禱、則無論何求、在天我父必成全之。
    20蓋有二三人因我名而會集者、予亦在其中焉。』
    21伯鐸祿進曰:『主、若有兄弟頻獲罪於我、當寬恕幾次、七次足乎?』
    22耶穌曰:『吾語爾不僅七次而已、必也七十倍之七次乎。18:22 「必也七十倍之七次乎?」意謂無次數之限止也。
    23是故天國譬諸人君與群臣清計;
    24始計時、有攜負銀千萬者至、
    25無以償、君命其自鬻、並鬻其妻孥家產以償。
    26其人俯伏而求曰:「乞主寬延時日、我當盡償。」
    27君憐而釋之、寬貸其債。
    28臣出、遇同僚、負其銀百枚、執之、扼其吭、曰:「償爾負。」
    29僚友俯伏而求曰:「乞爾寬延時日、我當盡償。」
    30弗許、下之獄以俟清償所負。
    31同僚見之、咸抱不平、訴於君。
    32君召之曰:「狠心惡奴爾求我、予寬爾債;
    33爾不當憐爾同僚、一若予之憐爾乎?」
    34君怒、發之獄吏、俟其清償所負。
    35倘爾不本真心、各恕兄弟、則在天我父亦將以是待爾焉。』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