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山中聖訓第一段
    1耶穌見人麕集、遂登山而坐、諸徒就焉。
    2乃啟口而訓之曰:
    3『安貧樂道乃真福5:3 「安貧樂道乃真福、巍巍天國若輩屬。」此語直譯則如獻縣新經全集所云:『神貧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貧而不怨、居陋巷而樂、心不役於物者、斯乃真福之人也。在世以仁義為依歸、心傾於天國之道;死後入天國、以天國為家產、故天國屬於安貧樂道之人也。
    巍巍天國斯人屬。
    4哀悼痛哭乃真福、
    斯人終當承溫燠。
    5溫恭克己乃真福、5:5 「溫恭克己乃真福、大地應由彼嗣續。」此第三真福、通俗拉丁譯本列為第二。近代註疏者多從古本改為第三、此語直譯如獻縣新經全集之『良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得福地。』溫恭克己者言仁讓謙和也。不怨天、不尤人;聞惡言不慍、見怒色不暴、克己以讓人、溫恭以接人。斯人者、乃真福之人矣。「大地應由嗣彼續」語出聖詠第三十七首。大地謂天國也。
    大地應由彼嗣續。
    6饑渴慕義乃真福、
    心期靡有不飫足。
    7慈惠待人乃真福、
    自身必見慈惠渥。
    8心地光明乃真福、5:8 「心地光明乃真福、主必賜以承顏樂。」獻縣新經全集直譯為『心裏潔淨的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看見天主。』心地光明言人正心誠意、問天無愧;凡百言行、順體天意。如是良心光明、易悟超性真諦;而天主亦或默照此等光明人、使其神見天主之妙性、而享受承顏之樂。然承顏樂之圓滿無缺、則有待於身入天堂者。
    主必賜以承顏樂。
    9以和致和乃真福、5:9 「以和致和乃真福、天主之子名稱卓。」獻縣新經全集直譯云:『和睦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稱為天主之子。』以和致和者、謂自心和樂、而能和人也。人心激於情慾則亂、克慾不妄動則和。和於己者不與人爭、且其言足排難解紛、以己之和而令人致和、故將稱為天主之子。蓋天主聖子之降世、使人和於己、和於人、和於天也。是則以和致和者、肖似耶穌而有天主子之尊號矣。
    天主之子名稱卓。
    10為義受辱乃真福、
    天國已在彼掌握。
    11爾等為予之故、而被人詬詈迫辱、多方誣衊者、斯為真福、
    12是宜歡欣踴躍、灑然而樂。蓋爾之天爵大矣。前輩先知被人迫辱、亦猶是耳。
    13爾曹乃地上之鹽也、鹽失其味、更將何以調之?從此休矣、惟有棄之於外、而任人踐踏耳。
    14爾曹乃世間之光也城建於山、不能隱也;
    15人未有燃燈而藏之於斗下者、必置之檠上、用燭全室。
    16爾之光輝、亦當燭照世人、庶幾世人皆見爾善行、而歸榮於爾在天之父。
    17勿以我來為廢律法、或先知之言、我來非為破壞、實為玉成。
    18吾實語爾、天地未逝、律中無一點一畫可以廢棄、以迨諸事之成。
    19是故人若違犯一至微之誡命、且以此教人者、天國中必小之。惟篤踐誡命、而又能以此教人者、在天國中乃稱為大。
    20蓋吾語爾、苟爾之仁義、無以尚乎經生與法利塞人者、爾必不得進天國也。
    21爾已聞誡古人之言曰:「毋殺人、殺人者受判。」
    22吾乃語爾、凡忿怒其兄弟者受判;詈兄弟曰「蠢才」者、難免讞院之罰;曰「匪類」者、難免地獄之火。
    23倘爾詣壇前獻禮、而忽憶有負兄弟者、
    24宜姑置禮物於壇前、先與之和、再來獻禮。
    25爾與控爾者尚在途中、速與之睦、恐彼送爾於讞官、讞官發爾於隸、而爾下獄矣。
    26吾實告爾、非分毫悉償、弗克出獄。
    27爾已聞誡曰:「毋犯姦非。」
    28第吾語爾、見婦人而懷邪念、心中已犯姦非矣。
    29若爾右目使爾陷罪、應抉而棄之;寧喪百體之一、莫使全身投於冥獄也。
    30若爾右足使爾陷罪、應斷而棄之;與其全身投於冥獄、不如喪失一肢之為愈也。
    31古人有言:「出妻當予以休書。」
    32第吾語爾、妻非犯姦而出之者、是陷之於姦也;娶所出之妻、亦犯姦也;5:32 「妻非犯奸而出之者、是陷之於姦也。娶所出之妻、亦犯奸也。」人云、耶穌於此、許人因妻之犯奸而能離之、然耶穌此語、非指離婚、僅指犯姦耳。妻既犯姦、休而出之。妻如有外遇、姦事之成、非其夫陷之也、自招之耳。既休之妻、不能再醮。因耶穌云:「娶所出之妻為犯奸、則娶因犯奸被休之妻亦犯奸。」是則雖因妻犯奸而休之、仍不能再娶此。所謂休妻、離居也非離婚也。
    33爾又聞誡古人之言曰:「毋背誓、誓於主者當踐履之。」
    34第吾語爾、毋發誓;毋指天而誓、此天主之寶座也;
    35毋指地而誓、此天主之足磴也;毋指耶路撒冷而誓、此天君之聖邑也。
    36毋指爾首而誓、爾固不能黑白一髮也。
    37出言當是是非非、過此皆屬邪妄。5:37 「出言皆是是非非、過此皆屬邪妄。」是是非非一語出荀子。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無須另有他詞。過此皆飾非之言也。
    38爾聞經語云:「目以償目、齒以償齒。」
    39然吾語爾、毋抗惡人;或批爾右頰、向以左頰;
    40人與爾爭訟、奪爾內衣、並以外衣與之。
    41人強爾行一里、則與行二里。
    42有求必與、有假毋卻。
    43爾聞語云:「愛爾親鄰、疾爾讐仇。」
    44惟吾語爾、愛爾仇讐、為辱爾者禱、
    45庶克成爾天父之子女。蓋天父使旭日上升、兼照良莠;沛然降霖、亦無間乎義與不義也。
    46爾若僅愛所親、何德之有?即稅吏亦秉此而行焉。
    47若僅向兄弟致敬、何多之有、即異邦人亦類能行之。
    48故望爾等止於至善、克肖天父之至善也。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