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当下的痛苦
何启明

经文:诗篇79篇

1(亚萨的诗。)神啊,外邦人侵犯你的产业,玷污你的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废墟,2将你仆人的尸首交给天空的飞鸟为食,把你圣民的肉交给地上的走兽,3耶路撒冷的周围流出他们的血如水,无人埋葬。4我们成为邻国羞辱的对象,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5耶和华啊,你发怒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的忌恨要如火焚烧吗?6求你将你的愤怒倾倒在那不认识你的万邦和那不求告你名的国度。7因为他们吞了雅各,将他的住处变为废墟。8求你不要记得我们先前世代的罪孽;愿你的怜悯速速临到我们,因为我们落到极卑微的地步。9拯救我们的神啊,求你因你名的荣耀帮助我们!为你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10为何让列国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求你让列国知道,你在我们眼前伸你仆人流血的冤。11愿被囚之人的叹息达到你面前,求你以强大的膀臂存留那些将死的人。12主啊,求你将我们邻邦所加给你的羞辱七倍归到他们身上。13这样,你的子民,你草场的羊,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要述说赞美你的话,直到万代。

诗篇七十九篇是另一首团体哀歌,重复了七十四篇的主题,但诗人的内心似乎更加苦涩,要求神将邻邦加给祂的羞辱七倍归到他们身上(12节)。七十九篇刚好编排在七十八之后,似乎带有讽刺的味道;七十八篇的结尾说到神的圣所「永远被建立」(69节)在锡安山上,但四百多年后,七十九篇开始时,圣殿却被玷污,圣城在一片颓垣败瓦之中。诗人似是留在耶路撒冷的幸存者,亲眼目睹国家败亡,以见证者的身份淋漓尽致地叙述耶路撒冷的惨况。

诗人一开始就向神呼求,将实情向神倾诉。他指出外邦人所侵犯的是神的产业,他们所玷污的是神的圣所;他们更对神的城耶路撒冷毫无尊重(1节)。然后,诗人就叙述神的子民及神的仆人遭受惨无人道的待遇。耶城遍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的尸首被交给「天空的飞鸟为食」,他们的肉被交给「地上的走兽」(2节)。神的子民死无葬身之处(3b节),像动物一样被随便弃置于荒野,这是对人的尊严最大的侮辱,因为合宜的葬礼和哀恸的习俗是应当被尊重和被肯定的。埋葬死者是神圣的责任,连规定不能触摸尸体的祭司也可以在死者是亲属的情况下这样做,以确保死者可得适当的埋葬(利廿一1-3)。诗中这种惨绝人寰的情景,白如格文(Walter Brueggemann)描述为就如「一个爱国者看着国旗被烧毁、一个情人看着他心爱的人被强暴、一个学者看着图书馆被烧毁──一种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的无助反感。」其实这种情况岂不是在历史的长廊中,无论是神的子民或其他国家都在重复不断地上演吗?

诗人向神哀叹后,就立刻向神质问,他并非求神向他解释国家为何遭到如斯惨痛经历,他知道这全是因为先前世代所犯的罪(8a节),也是现今我们所犯的罪(9b节)造成的结果。诗人问的是:究竟神的惩罚、子民所受的苦难要到几时才停止?因此,诗人对神说:「你发怒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5a节)。诗人没有只停留在发问申诉的阶段,他立刻将发问转化成向神直接的祷告祈求(6-12节)。

「求你」这句话是这段经文出现最频密的语句 (689101112节)。诗人求神将祂的怒气倾倒到不认识祂、不求告祂的国家,不要记念先袓和他们后代所犯的罪,并求神为他们申流人血的冤,七倍(即完全)奉还到敌人身上。诗人认为神必会答应他的祈求,因为这是关乎神自己的名。因此,诗人向神说:「求你因你名的荣耀帮助我们」(9b节)。诗人再次将子民的荣辱扣连到神的名,因为神与祂的子民立约,就算祂的百姓不忠心,祂也不会改变初衷。祂基于与子民立了约,就必为自己的名、自己的荣耀拯救子民脱离困境。

诗人基于神是信实、永不改变的神,因而深信神必聆听他的呼求,像昔日聆听在埃及受苦的百姓,直接介入解救他们脱离苦境。因此,他想到这应许,内心油然产生一丝盼望,自然就发出对神的赞美来结束这首民族哀歌,说:「这样,你的子民,你草场的羊,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要述说赞美你的话,直到万代」(13节)。

思想:

让我们一起再为自己的国家或身处的异邦祷告,祈求更多领袖认识神,使国泰民安、国家富强,不受别国的欺凌,也不侵犯弱小的国家。国与国之间能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