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 跟随世界法则去杀死耶稣
叶应霖

经文:马可福音十四1~2, 10~11

1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在想法子怎样设计捉拿耶稣,把他杀掉。2他们说:「不可在过节的日子,恐怕百姓生乱。」

10十二使徒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11他们听见就很高兴,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想怎样找机会把耶稣交给他们。

祭司长和文士一心要捉拿耶稣并要杀死他。《和修》在可十四1以「设计」去翻译原文 ἐν δόλῳ,是一个过份中性的表达。较传神及精准的翻译是《吕振中》的「用诡诈」。作为以色列人宗教制度的领袖,祭司长文士十分理解逾越节期间的民情,过两天便是逾越节了,不少散住各地的以色列人都会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记念上主昔日救他们的先祖离开埃及,得着自由。若在此时公然在以色列民众前捉拿并杀死耶稣,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当知道那时的耶稣已经受到不少以色列人民的爱戴,并猜测他或许就是那位从上帝而来,要带领他们起义反抗罗马人的弥赛亚。耶稣被捉的行动很可能会叫以色列人感到不满,部份人甚至会鼓动民众拯救耶稣。这样,民众骚乱是可以预期的,罗马人对以色列人的管治也会变得更严厉,以色列人的自治将会进一步减少。作为以色列人的领袖,祭司长文士当然不会希望这事发生,这样所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实在是太大了。由此可见,他们决意暂时不杀耶稣,主要是出于政治性的考虑,是为了自保权力。他们懂得如何玩以色列的宗教传统游戏,也懂得如何玩罗马及以色列之间的政治游戏,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可以想象,耶稣已经令到他们感到非常苦恼,因为耶稣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他们。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进一步理解这个威胁。第一,耶稣已经至少两次在门徒面前直接地提及自己将被祭司长和文士杀死(可八31,十3)。可以想象,不少的门徒及群体已经感受到耶稣与祭司长和文士之间的敌意。耶稣此刻来到祭司长和文士的大本营:耶路撒冷,他们之间的斗争可谓已经去到「埋身(近身)肉搏」的阶段。第二,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后,更开始公然地反抗祭司长和文士的领导。就在两天之前,耶稣才刚刚在圣殿里赶出做买卖的人,并指责他们已经使圣殿沦为贼窝(可十一15~19)!能够在外邦人的院售卖祭品,原是出于大祭司该亚法的批准,耶稣的这个举动明显是冲着祭司长属灵管治的质素而来的。第三,耶稣对以色列群众的影响力正不断攀升:「众人都对他的教导感到惊奇。」(可十一18)人民对耶稣的爱戴亦似乎进一步叫他们越发轻看祭司长和文士:「他们对他的教导感到很惊奇,因为他教导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可一22

由此可见,祭司长和文士为何要不断「想法子」(ζητέω,可十四1)捉拿及杀死耶稣。但他们却想不出什么法子。

直至加略人犹大出现。这是犹大第二次在马可福音出现,第一次是见于可三19的十二使徒名单。作为十二使徒之一,他对耶稣的行踪了如指掌。故此, 祭司长和文士「想」不出的法子,犹大能够「想」(ζητέω,可十四11)得出来。

经文在此没有详细说明他的计划,但他的计谋却竟然能够令祭司长和文士改变计划,决意在逾越节之际去捉拿耶稣,并因而感到高兴。犹大有策略性的思考,他能够想出一个好时机(εὐκαίρως,可十四11)去把耶稣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能想到在何时何地捉拿耶稣,能够避免引发民众的骚乱;他也一样懂得玩宗教游戏,懂得玩以色列群众之间的权力游戏,令自己得到益处。

思想:

祭司长、文士及犹大都是十分聪明的人,但他们的心已经跟耶稣远离。他们作事的法则与耶稣的不协调,不能共存。你对他们的作风感到厌恶吗?为什么?

我们虽然不是祭司长、文士及犹大,但我们的心何时离开上主,我们事奉神的动机就可以不是跟从十字架的规则,而改为跟随这个世界权力运作的规则。耶稣不玩这游戏,我们也不应玩这些游戏。你可有想起自己在什么事上,容易跟随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