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可福音十三5~13
5耶稣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6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7当你们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要惊慌;这些事必须发生,但这还不是终结。8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地震、饥荒。这都是灾难的起头。9但你们自己要谨慎;因为有人要把你们交给议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统治者和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10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11有人把你们解送去受审的时候,不要事先担心说甚么;到那时候,赐给你们甚么话,你们就说甚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圣灵。12兄弟要把兄弟、父亲要把儿女置于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13而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憎恨。但坚忍到底的终必得救。」
马可福音十三章又名「小启示录」(Little Apocalypse)。按一般人对《启示录》的理解,马可福音十三章的意义,或者是让我们预测未来,尽早推算耶稣回来的时间,辨识谁是敌基督,预知何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以致我们能趋吉避凶,做好风险管理,避开一切危机。简单而言,就是终末征兆大发现,看穿未来吧?!
然而,这却不是马可福音十三章的主要意义。与一般的理解相反,这段经文的目标原来不是要推高「末世氛围」,教我们成为「印度神童」。马可在此其实是要教读者谨慎,不要随便以为自己确知耶稣回来的时间,以致被蒙蔽。十三章有一个关键字:βλέπω,曾在这章出现5次(十三2, 5, 9, 23, 33),在此段的意思是「留心、提防及谨慎」。另一个具有类似意思的字是十三37的 γρηγορέω。根据经文,活于第一世纪六十年代尾的信徒,有不少人可能以为末期即将来到,耶稣很快就会回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假基督」(false messiah)。
对于我们来说,「基督」似乎是一个宗教术语而已,与生活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但对第一世纪的信徒来说,特别是犹太裔的耶稣跟随者(Jewish Jesus-followers),「基督」就不单是一个宗教术语,更是一个盛载犹太人寄望上主差派军事将领、带领他们打败罗马帝国的一个愿景。相信某人是「基督」,基本上就等于是加入由某人带领的武装部队,揭竿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第一次的「犹太─罗马战争」(First Jewish–Roman war),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于主后66~73年发生。
当不少犹太人被迷惑,以为基督将会于是次战争后立即回来,马可福音里的耶稣却提醒读者要要谨慎,免得被人迷惑。同样,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各样的灾难、逼迫、甚至是社会伦常的瓦解,这些都只是「灾难的起头」,并不能教你我确知何时是「灾难的尽头」。原来, 何时是「灾难的尽头」,并不是最重要,因为终必得救的人,是那些坚忍到底的人,不是那些自以为能确知耶稣何时回来的人。
思想:
何时是「灾难的尽头」,原来并不是最重要。你同意吗?为什么?
有什么事情,你觉得最容易令你不能坚忍到底?为什么?你愿意为此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