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可福音十二38~44
38他在教导的时候,说:「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袍走来走去,喜欢人们在街市上向他们问安,39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宴席上的首座。40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惩罚!」
41耶稣面向圣殿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把钱投入银库。有好些财主投了许多钱。42有一个穷寡妇来,投了两个小文钱,就是一个大文钱。43耶稣叫门徒来,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银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44因为,众人都是拿有余的捐献,但这寡妇,虽然自己不足,却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进去了。」
文士有许多职责,包括在民众当中作审判官、抄写圣经、反思以色列人的神学等等。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导以色列人认识律法,遵行神的话语。无独有偶,「教导」(不再如「上半场」那么多医病及赶鬼)亦是耶稣在马可福音「下半场」(可八22~)的主要职责。有趣的是,一众文士却在这段经文中成为了耶稣的教材,但却是严重负面的教材。根据马可,文士虽然是以色列人的老师,但他们却成为了人认识神的阻碍,他们的教导既没有权柄(可一22),又墨守以色列人的古老传统,不肯接受耶稣的新教导(可二22,七5)。而这群没有神同在的老师亦特别贪爱人的认同,无论是「好穿长袍走来走去」、「在街市上向他们问安」、「会堂里的高位」及「宴席上的首座」,都是人赢取别人赞赏的常见策略。
然而,更令人心生厌恶的是耶稣在可十40讲到的情况:「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惩罚!」相比起前面可十38~39的「罪状」,侵吞寡妇家产的罪可谓尤其严重。参考以色列人的律法传统,上主就曾明确地指出「不可苛待寡妇和孤儿」(出廿二22),而寡妇亦经常以弱势的角色出现于先知书及智慧文学之中(赛一17,23;哀五3;伯廿二9,廿四3;诗六十八5,一百四十六9)。作为以色列人的老师,熟读律法的文士不是更应该顾念寡妇的需要, 为他们遭不公对待时伸冤吗?
然而,文士们却「侵吞寡妇的家产」(κατεσθίοντες τὰς οἰκίας τῶν χηρῶν)。值得注意的是,「家产」的希腊原文(oikia)意思除了可以指家产,还可以直接代表房子。按上下文来看,文士「假意作很长的祷告」原来并非出于对寡妇的关心,而是为了掩饰他们对寡妇房子或家产的贪心,甚至是他们骗财的手法!原来,根据以色列人的传统,文士通常不能因教学而收取费用,为了维持生计,文士要么从事世俗工作,要么依赖他人的捐赠和礼物。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以色列人将「向文士捐赠」视为一种敬虔的行为。然而,这种做法逐渐导致一些文士对他人的馈赠产生了不合理的期望。而在所有可能的馈赠中,寡妇的家产无疑是诱人的!她们特别需要人的代祷及教导,得着文士的关怀后,她们自然就会将家产转移至文士的名下,以代表她们对神的感恩。
与这些贪心文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位穷寡妇。「小文钱」(希腊原文是λεπτός)是耶稣时代犹太地区流通的最小面值的铜币。两个小文钱相当是六十四份之一个银币,即大约是一个普通劳工的一天工资。微不足道的奉献,却是她「全人的生命」(ὅλον τὸν βίον αὐτῆς)。这位无名的穷寡妇配得作我们的老师。
思想:
文士的祷文虽然长,但焦点却错放了在人物质上的回报。你会藉什么方式去确保自己不陷于这个光景之中?
穷寡妇虽然贫穷,但她却「从她的穷乏中、将她一切所有的、她全部养生之资都投上了」(《吕振中》可十二44)。你能够认同她的行动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