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可九2~13
2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領他們悄悄地上了高山。他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 3 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人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 4 有以利亞和摩西向他們顯現,並且與耶穌說話。 5 彼得對耶穌說:「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我們來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6 彼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因為他們很害怕。 7 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又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8 門徒連忙向周圍觀看,不再看見任何人,只見耶穌同他們在一起。 9 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人中復活,你們不要把所看到的告訴人。」 10 門徒將這話存記在心,彼此議論「從死人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11 他們就問耶穌:「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 12 耶穌說:「以利亞的確先來復興萬事。經上不是指著人子說,他要受許多的苦和被人輕慢嗎?13 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任意待他,正如經上指著他說的。」
三位門徒真的看見了上帝的國帶著能力臨到。在這登山變像的超凡啟示裏,以利亞和摩西顯現並且與耶穌說話。奇怪的是馬可對先知以利亞的關注。
傳統釋經一般視耶穌有傳承律法與先知的角色。這樣,藉著耶穌我們就能連結《舊約》與《新約》,為上帝的啟示帶來連貫性,不是嗎?按此思路,律法的代表人物就是摩西,先知的代表人物就是以利亞。然而,這種詮釋卻有其不足之處,就是未能解釋馬可對以利亞的「偏愛」。是的,「你們要聽從他」(可九7)的確有共鳴昔日摩西登山的故事:「耶和華––你的上帝要從你弟兄中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他」(申十八15)。但根據可九11~13,門徒的關懷明顯落了在以利亞身上。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究竟應該用什麼框架去理解這兩個人的出現?
其實馬可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及「以利亞」。在可六14~15,某些人就以為耶穌是「以利亞」。原來對於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就在末世降臨及萬事復興之前,會有一個不爭的記號,就是「以利亞」的再來。《舊約》的最後一卷書瑪拉基書就曾這樣預告:
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人,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 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瑪拉基書三3~4)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要差遣以利亞先知到你們那裏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詛咒這地。(瑪拉基書四5~6)
根據寫於兩約之間的猶太人著作《他爾根》(Targum,以色列人對舊約聖經的亞蘭文意譯本),以利亞甚至將於末世成為大祭司,招聚流散各地的猶太人回歸以色列,讓耶路撒冷再成為他們的家鄉。由此可推論,第一世紀的以色列人對「以利亞」的來臨,實在有著極為熾熱的期望。根據他們的期望,這位昔日以「烈火戰車」之方式乘旋風升往天上的先知(王下二11~12),將以一個輝煌大能的形像重臨以色列,打敗一切的外族異邦。故此,當文士及群眾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其實就是假設了在彌賽亞來臨以先,一眾以色列人必定會看見一個普遍的、全以色列的、全社會都認同的、顯而易見的、得勝的復興,將要來臨。
這劇本與耶穌的實在距離太遠了。原來「以利亞」已經藉施洗約翰來了,這約翰就是耶穌的開路先鋒(可一1~8)。能接受施洗約翰是「以利亞」的,就能接受耶穌是「彌賽亞」(基督);不能接受約翰是「以利亞」的,就不能接受耶穌是「彌賽亞」。
思想:
- 代入第一世紀以色列人的角度,你會接受施洗約翰就是「以利亞」嗎?為什麼?
- 施洗約翰的結局似乎與舊約先知以利亞的結局頗為不同,前者死於希律及希羅底的手,後者卻以不死之身升往天上。然而,施洗約翰卻成為了耶穌的「以利亞」。你喜歡施洗約翰就是「 以利亞」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