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士師時代的循環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二11-23

1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12他們離棄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隨從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明,向它們叩拜,惹耶和華髮怒。13他們離棄了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14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把他們交給四圍仇敵的手中,以致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也不能站立得住。15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的手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就極其困苦。16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之人的手。17然而,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別神而行淫,向它們叩拜。他們列祖所行的道,所聽從耶和華的命令,他們都速速偏離了,並不照樣遵行。18耶和華爲他們興起士師,耶和華與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耶和華因他們受欺壓迫害所發出的哀聲,就憐憫他們。19但士師一死,他們又轉去行惡,比他們祖宗更壞,去隨從別神,事奉叩拜它們,總不放棄他們的惡習和頑梗的行爲。20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說:「因爲這國違揹我吩咐他們列祖當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21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國,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任何一個,22爲要藉此考驗以色列是否肯謹守遵行耶和華的道,像他們列祖一樣地謹守。」23耶和華留下那些國家,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不把他們交在約書亞的手中。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以色列羣體達兩世紀之久歷史的總評,同時,它又記載了上主一直以來的迴應。總的來說,以色列民這段歷史時期不斷地在一個「四部曲」的循環裏 ── 離棄上主、被交在敵人手裏、向上主呼求、興起士師拯救以色列民。這「循環」也是我們繼續讀《士師記》時不斷看到的一個重要發展模式。

從一章8節記載以色列民順服上主、跟從約書亞所設定的戰爭模式,到他們再沒有順服上主的吩咐(參本月第三天靈修);從約書亞在世和死後「百姓都事奉耶和華」(二7)到「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他爲以色列所做的事」(二10);於是乎,在以色列人未有將迦南人剷除淨盡的背後,導致迦南神祇繼續受到敬拜。哪怕以色列民一次又一次打敗迦南地的居民,他們卻依然一次又一次地伏在外邦諸神之下。試問:以色列民的失敗豈會沒有道理呢?

以色列民面對這位將他們拯救、並與他們在西乃立約的上主,他們的責任乃是要忠貞不二地順服和順從。只是,這「悖逆」的羣體難免招來了上主的管教 ── 上主在以色列境內留下外邦各族,一方面作爲對他們的刑罰,另一方面又試驗他們是否會守約。可惜,以色列民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思想:

「失敗循環」── 我們也像以色列民一樣嗎陷入在失敗的循環之中嗎?走進《士師記》這「循環」之前,讓我們首先檢視我們生命裏面的「失敗循環」,求上主施恩拯救我們脫離這「悖逆」和「不忠」的軌跡,重新走在上主所喜悅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