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一個缺乏教導的後果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二6-13

6約書亞解散百姓,以色列人回到自己的地業,佔各自的地。7約書亞在世的日子和他死了以後,那些見過耶和華爲以色列所做一切大事的長老還在世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8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死了,那時他一百一十歲。9以色列人把他葬在他自己地業的境內,以法蓮山區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10那世代的人也都歸到自己的列祖。後來興起的另一世代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他爲以色列所做的事。1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12他們離棄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隨從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明,向它們叩拜,惹耶和華髮怒。13他們離棄了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

上文談及以色列羣體成敗的關鍵。然而,第二章從第6節讀下去其實很有意思,何以這樣說?

二章6節開首再次提及約書亞。事實上,第一章開始已經記載了「約書亞死後」,但這裏第6節卻又重回約書亞在世時的狀況,這有何重要呢?

《士師記》作者刻意透過「從前約書亞 …」一語,要以色列民重新思想當日約書亞仍然帶領他們時的光景,去嚴肅地反省和麪對現今整個羣體何以會在一種如此低迷的光景裏。

約書亞在世的時候,以色列羣體是怎樣的?他們「回到自己的地業」(6),「百姓都事奉耶和華」(7)。這兩節經文的重要性乃在於它重複了《約書亞記》二十四章28-31節的內容。《士師記》的作者在書卷的開首就重複了《約書亞記》的內容,其實是要以色列民看見 ── 約書亞時代,你們都事奉上主;後約書亞時代,起初還是很好的,然而,何以現在會是如此?這裏帶着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

一個走下坡的羣體,其實不無它的道理!

二章8-13節讓我們看到以色列民的問題 ── 敬拜偶像、事奉巴力。不過,再看清楚,其實以色列民最錯的是甚麼?

上一代沒有做好教導的工作!

何以這樣說?

第10節記載着:「後來興起的另一世代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他爲以色列所做的事」。

約書亞時代,百姓事奉上主,長老亦經歷過上主所行的大事 ── 出埃及、過紅海,甚至以色列民如何進入迦南地,這一切可以說是以色列羣體共同擁抱的歷史。然而,何以他們的下一代竟然「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爲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申命記》第六章提醒我們以色列人的宗教教育其實做得很好的;「我今日吩咐你的這些話都要記在心上…」申六6設定了上一代以色列民是有責任要教導下一代的,既然如此,新一代人其實沒有理由「不知道」的,對嗎?這是誰的責任?看來,這可以說是上一代以色列民甚至是那些「見過耶和華爲以色列所做一切大事」(7)的長老,他們並沒有負起忠心教導下一代責任。

一個人的「知識論」往往能夠決定其倫理行爲和生命的表現。聖經作者在這經文中清楚讓我們看見 ──「知道、看見」上主作爲的僕人,他們「事奉耶和華」;那些「不知道」的呢?他們陷入了偶像崇拜裏面。換句話說,一代一代的信仰傳承、對下一代的「教導」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思想:

《士師記》第二章所記載的以色列民,他們因爲缺乏教導,以致優良的傳統被破壞了,新一代以色列民已然並非是否忠心的問題,乃是他們完全沒有事奉上主。「毀滅」並非一剎那的事情,而是當我們越倒退的時候,這「毀滅」就會隨時出現!

我們已做好了對下一代的教導嗎?這並不只是教會牧者的問題,其實,它更在乎我們在家庭裏的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