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 俄陀聶 ── 上主所興起的!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三7-11a

7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去事奉諸巴力和亞舍拉,8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把他們交給美索不達米亞王古珊‧利薩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薩田八年。9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爲以色列人興起一位拯救者來救他們,就是迦勒的弟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10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師。他出去爭戰,耶和華將亞蘭王古珊‧利薩田交在他手中,他的手戰勝了古珊‧利薩田。11於是這地太平四十年。

原文「忘記」(שׁכח)一詞全書只在這裏出現。這「忘記」並不僅僅是以色列民的「健忘」;事實上,當二章11-13節談到「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他們離棄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隨從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明,向它們叩拜,惹耶和華髮怒。他們離棄了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的時候,到底以色列民是在積極地靠近上主?抑或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忘記」?假如他們儆醒的話,他們就會時刻靠近並順服上主,絕不會事奉巴力和亞舍拉的。因此,「忘記」絕不是一時的「粗心大意」!

對於以色列民的「忘記」,上主如何迴應?按第8節所講,上主將他們交在「美索不達米亞王古珊.利薩田」的手中。這是一個有趣的記載,何以這樣說?

「美索不達米亞」即現代的敘利亞東部至伊拉克北部之間。這就是說,上主所用的這個從「美索不達米亞」而來的侵略者乃是從北方南下的,然而,何以上主要用一位居住在極南部的猶大支派的俄陀聶成爲拯救者(一15)?這是令人費解的。但更重要的乃是「古珊.利薩田」一名,按其字面意義爲「加倍邪惡的古珊」(Cushan of Double Wickedness),聽起來並不像是人名,更可能是聖經作者刻意扭曲這名字以揶揄這位欺壓者。

面對着這「加倍邪惡的古珊」,以色列人的「呼求」並不等於「悔改」,卻就只是「呼求」── 一種因當下痛苦而發出的呼叫,從而渴望能得到幫助。

俄陀聶 ── 作爲《士師記》裏第一位被上主興起的「士師」,他的出現起了一個「範式作用」(paradigmatic role)。根據一章11-15節記載,當時的俄陀聶已然是猶太的英雄,以他的勇氣和能力在戰爭中得勝,並且迎娶了迦勒的女兒押撒。換言之,俄陀聶絕非「無名小卒」一名。只是,這一切並沒有自然地使他成爲了猶太的王者。按第三章這裏的記載,他之所以成爲「拯救者」,就只有兩個先決條件(9):(a)上主所興起的;(b)上主的靈所賦權的(10)。

對於俄陀聶與古珊.利薩田的戰爭,聖經作者並沒有甚麼描述,就只告訴我們俄陀聶「出去爭戰 …戰勝了古珊.利薩田」。也許,這正好代表着以色列民得勝所在乎的乃是上主,並不是個人的力量呢!

思想:

「忘記」,使以色列民跌進了失敗的循環軌跡裏;也許《士師記》所在乎的,並不是如何在爭戰中得勝,卻是:到底屬上主的羣體是否已然「忘記」上主?毋忘記:在我們遭難的時候,上主固然是我們的幫助;在我們「平安順遂」的日子裏,上主仍然是我們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