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 人數與增減
賴建國

民數記二十六章1-4

瘟疫過了之後,耶和華對摩西和亞倫祭司的兒子以利亞撒說:「你們要將以色列全會眾,按他們的父家,凡二十歲以上能出去爲以色列打仗的,計算總數。」摩西和以利亞撒祭司在摩押平原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吩咐他們說:「計算你們中間從二十歲以上的人數。」正如耶和華吩咐摩西的。

民數記二十六章記載以色列民第二次數點百姓,距離第一次數點已經過了三十八年半(民一章)。有幾點在這裏說明:

數點百姓的命令:兩次數點都是出於耶和華的命令,不過主要負責人已不同。第一次是摩西與亞倫,第二次則是摩西與亞倫的兒子大祭司以利亞撒,因爲亞倫已經在那年五月過世。第一次地點在西奈曠野,第二次則在摩押平原,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也就是應許之地的大門口。

支派人數的增減:兩次都是數點百姓中二十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的男子。雖然相距將近四十年,但是總數相近,都是六十萬。不過各支派的人數則各有增減。其中七個支派人數增加,尤其瑪拿西支派增加最多,這也給後面的故事預留伏筆。而人數減少最多是西緬支派,可能與前一章巴力.毗珥事件有關。

分配地業的依據:第一次數點百姓的主要目的是爲爭戰,而第二次數點百姓固然也是爲了即將面對的戰爭,但更是作爲征服迦南地之後,各支派分配地業的依據。這也是爲甚麼在第一次數點時,只列出各支派男丁總數,而第二次卻詳細列出各支派宗族的族長。後來約書亞果真按照各支派及其宗族的人數多寡,用抽籤的方式來分配地業(約書亞記十三至十八章)。

特別提到的名字:在冗長的名單中,有幾個人的名字特別加註說明,(1)呂便支派的大坍與亞比蘭(9節),他們因爲參與可拉黨的背叛,被神懲罰,遭地裂開吞滅。(2)猶大的兒子珥與俄南(19節),他們二人因爲行惡,或不願爲哥哥留後,被神處死(創三十八章)。(3)利未支派的拿答與亞比戶(61節),他們是大祭司亞倫的兒子,卻因在祭司就職禮中獻上凡火,被神當場擊殺(利十章)。這些人都是不信遭滅亡的代表。

思想:

第二次被數的人中,除了信心的探子約書亞和迦勒以外,沒有一個是摩西和亞倫祭司先前在西奈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爲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死在曠野。」(64-65節)兩次數點百姓都是爲爭戰得應許之地,但是惟有等到不信的那一代全都過去,信心的下一代才能爭戰得勝,得着應許之地。四十年曠野經歷,就是要把一切「不信的噁心」完全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