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后备计划
梁家麟

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19-三5

第二章

19当我们的主耶稣再来,我们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盼望、喜乐和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不正是你们吗?20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和喜乐!

第三章

1既然我们不能再忍,就决定独自留在雅典,2于是差派我们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同工的弟兄提摩太前去,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坚固你们,劝勉你们,3免得有人被这些患难动摇。因为你们自己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4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预先告诉你们,我们必受患难;你们知道,这果然发生了。5为此,既然我不能再忍,就差派人去,要知道你们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诱惑人的果真诱惑了你们,以致我们的劳苦归于徒然。

保罗以为父心肠表达他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盼望,就是希望他们的属灵生命成长成熟,结出美好的果子,在耶稣基督重回的时候,得到祂的肯定赞赏。「当我们的主耶稣再来,我们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盼望、喜乐和所夸的冠冕是甚么呢?不正是你们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和喜乐!」(二19-20) 「所夸的冠冕」是所期待的胜利终局,得着奖赏。

保罗作为一个事奉者,最大的盼望和喜乐,最期望的得胜奖赏是甚么?便是他所传道和牧养的信徒能够通过人间的压力测试,并通过耶稣基督的最后审判。

如前所说,父母对子女不会另有图谋,子女的成功,便是父母的荣誉和快乐。

虽然无法亲身回去,保罗仍尽力做补救工作,冀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既然我们不能再忍,就决定独自留在雅典,于是差派我们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同工的弟兄提摩太前去,在你们所信的道上坚固你们,劝勉你们,免得有人被这些患难动摇…」(三1-3a)

既说「我们」,又说「独自」,保罗仍强调他个人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感情和责任。提摩太奉派前往探视帖撒罗尼迦教会,留下在雅典的应该还有保罗和西拉,而不是保罗的独自一人;不过保罗却比西拉或任何人都更遗憾地留在雅典,如前所说,他身在雅典或哥林多,心却在帖撒罗尼迦了(「身体离开,心却没有」)。

「既然我们不能再忍」:指的是保罗的个人心理反应,他不能坐着空焦急而不做点甚么。既然不能亲自成行,便只能用后备计划(Plan B),这后备计划是,派提摩太这位宣教团队中的新手前去。

在古代社会,交通不发达,通讯工具缺乏,若不在同一个地方,便几乎音讯隔绝,甚么消息都收不到。不像今天,分隔两地,仍可透过电话和网络紧密联系。所以保罗在雅典或哥林多,是不可能打听到任何有关他们的资讯的,要知道他们的情况的唯一方法,是派人前赴当地,探望他们。

保罗说很想回到帖撒罗尼迦信徒当中,除了是见见面,一解相思之苦外,也是特别惦念他们的景况;知道他们如今落在非常不容易的地步,面对极大的社会压力,恐怕有些人会因患难而动摇了信仰。是的,患难常常会摇动信徒,使他们怀疑神的慈爱和能力(神或是没爱心,不肯保守我免去患难;或是有心无力,无法解决我的困局),使他们对信仰的期望落了空。这是为甚么古往今来的教会,都有苦罪问题(Problem of Evils)的困扰,这是亘古常新的信仰疑难。

思想:

保罗相信他一生都在神的恩手中,他也认定撒但常常拦阻和破坏他的工作;但是,这个神预定一切和灵界力量的干扰的信念,没有使他变成一个消极被动、视凡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因而不作任何抵抗的人。预定论不同于宿命论。

神掌控一切是个整体性的信念,「神从不失控」给予人终极的确据;但神的元素并不替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人仍得竭尽所能完成神授予的使命,善用所有资源和机会,务求做到最好,产生最大的效益。毕竟神的旨意和人的努力各属不同的层次,两者不相冲突,也不能简单互相替代。人的努力不会便破坏了神的计划,反而正好是让神的计划得以完成的关键元素,并且人的努力本身也是神的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得着王后的位份,我们把握现今的机会,我们都在神的旨意里。

神会亲自牧养帖撒罗尼迦信徒,过去保罗缺席的一年,正好说明神已亲自牧养他们;但这不等于保罗便可摆脱个人的责任和心中的责任感,他是他们的属灵生父,他有责任照顾他们,所以他得千方百计寻找重访他们的机遇,又以他们的成长成熟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竭力帮助他们。

想想我们挂在口边的「神旨意」,是否仅是作为对已发生的事情的事后孔明的解释?是否常常作为推卸个人责任或消极接受现状的一个廉价借口?抑或是我们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调节,并且成为我们艰苦奋勇、永不言休的核心信念和行动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