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 愛你的仇敵
狄馬汀

閱讀: 約拿書3章10節-4章11節

神鑒其所行不降其災

10 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於他們了。

約拿見之不悅

4 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 2 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3 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 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5 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6 耶和華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

神以蓖麻為喻責約拿惜物過於惜人

7 次日黎明,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 8 日頭出來的時候,神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9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10 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 11 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路加福音6章32節

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當時,15歲的金鎮慶加入南韓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但他很快就發現,他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殘酷的戰役。當他看見許多年輕的同胞在他身邊死去,他祈求上帝保守他的性命,並且幫助他學習去愛他的敵人。

65年後的今天,金鎮慶博士回顧過去,看見上帝回應他的禱告。數十年來,他照顧許多孤兒,並開辦平壤科技大學,協助北韓及中國青少年就學。在那些以往視為仇敵的人當中,他贏得許多朋友。如今他已破除政治藩籬,並自稱是愛的使者,以愛來表達他對耶穌的信仰。

先知約拿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即使約拿曾被大魚吞吃,又蒙上帝奇妙的拯救,但他的心卻沒有改變。雖然約拿最後順服了上帝,但他卻說自己寧願死,也不願看見上帝對他的敵人施行憐憫(約拿書4章1-2、8節)。

我們不知道約拿最終是否學會關懷尼尼微人,但我們應捫心自問:我們要以約拿那樣的態度,去對待那些令我們害怕或憎恨的人呢?還是我們願意祈求上帝,讓自己有一顆愛敵人的心,正如上帝向我們施恩呢?

天父,我們常像先知約拿一般,只愛那些愛我們的人。

然而,即使我們單愛自己,禰卻仍然愛我們。

願禰賜下恩典,使我們不像約拿,而更像耶穌。


愛能勝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