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列王纪上十二26~27
26耶罗波安心里说:「现在,这国恐怕仍会归大卫家;27这百姓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他们的主犹大王罗波安。他们会杀了我,仍归犹大王罗波安。」
耶罗波安开始作王时的第一个心里反应,他说:「这国恐怕仍会归大卫家」,而原文直译是「现在这国将会归回给大卫家」(עתה תשוב הממלכה לבית דוד),所以原文没有「恐怕」一字,反而有「现在」(עתה),说明耶罗波安作王不久,便立刻认为以色列民归大卫家是一个「现在」的威胁。这有点奇怪,因为耶罗波安得到百姓的信任,他成为民意的代表去见罗波安,他应该有足够的民意基础,受到人民的拥戴,可是他作王不久便立刻感到威胁与忧虑,可见他对自己的地位没有信心,也同时反映他对神的应许没有信心,对耶和华没有任何信靠。
在十二章26~27节当中总共有三个「归回」(שוב),26节说明耶罗波安忧虑他的国会「归回」(שוב)给大卫家,27节说明若果以色列民去耶路撒冷献祭,他们的心便「归回」(שוב)罗波安,然后便会把耶罗波安杀了并「归回」(שוב)给罗波安。这三个「归回」(שוב)的运用说明了耶罗波安的重点担忧,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国位是耶和华所应许的国位,本来是没有那么轻易便「归回」(שוב)给大卫家,可是他对于神对国位的应许没有信心,他的安全感并不是建立在神的应许当中。
十二章27节继续记载耶罗波安心里想的一番话,主要涉及的问题就是耶路撒冷作为圣殿献祭中心的问题,若果北国以色列民还是每年三次节期上耶路撒冷献祭,百姓的心会归向大卫家,这正正就是他惧怕的地方。耶罗波安的恐惧很大,他必须想办法阻止百姓上耶路撒冷献祭,才能平息他的不安,这一方面证明他对神把国赐给他的应许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则驱使他日后为了平息他的恐惧而做了不少违反律法的事情。
思想:
有一些人因为情欲、私欲而犯罪,但却有更多人是因为不安与惧怕而犯罪,你同意吗?当我们面对惧怕时,认为自己地位不保时,如何确保自己不会做出违背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