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 比聖殿更宏大的異象
葉應霖

經文:馬可福音十三26~27

26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着大能力和榮耀駕雲來臨。27他要差遣天使,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召集他的選民。」

13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看哪,有一位像人子的,駕着天上的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14他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度必不敗壞。(但七13~14)

在馬可福音,耶穌從不直接以「基督」這稱號來稱呼自己(可十四62也不算是)。祂用以稱呼自己的是「人子」(son of man)。然而,隨着馬可福音故事的發展,我們卻看見耶穌的「人子角色」漸漸出現改變。在馬可福音的上半場,耶穌這「人子」在地上赦罪(可二10), 在安息日做事(可二28),藉着地上的工作,耶穌一方面開始展露自己的神性身份,但另一方面基調仍是比較屬地。來到馬可福音的下半場,耶穌繼續是用人子來稱呼自己,但人子的角色卻不再專注於耶穌在地上的事工,而是轉為耶穌將要受苦、被殺及復活的劇本(可八31, 38九9, 12, 31十33, 45)。門徒對此劇本的認同感,卻明顯是非常的低。

正當門徒對耶穌的認同去到一個又一個的「新低點」時,耶穌的「人子劇本」又出現新的發展。爲了幫助信徒有力面對聖殿將被剷平的預期,耶穌需要為他們締造另一個「了不起」的異象,一個能支撐他們勇往直前的未來。藉着共鳴並改寫但以理書七章的經文,耶穌為信徒提供了聖殿以外的另一個更宏大的景象:「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着大能力和榮耀駕雲來臨。他要差遣天使,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召集他的選民。」(可十三26~27)聖殿雖然會消失,但上帝的同在卻沒有減少。因為就在上帝的時間(可十三26:那時),人子耶穌會充當古時上帝的角色,差遣天使,從四方地極直到天邊去召集選民。面對耶穌這個受苦的劇本,門徒實在是不明白,甚至是不認同(可八32~33)。縱觀整卷福音書,門徒對耶穌的認識,亦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突破。然而,或許唯有人感同身受地代入這種充滿挫敗的門徒成長過程,才能叫馬可福音的讀者──無論是第一世紀六十年代尾的羅馬城信徒,或是今天的我們──驚見自己的渺小,及讚歎上帝國度的偉大(可四26~32)。

思想:

對你來說,那一種異象來得較「真實」?是耶城宏偉的聖殿,還是人子耶穌將於未來駕雲來臨的預期?為什麼?

你認為你的信仰故事,與耶穌將於未來「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召集他的選民」,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嗎?有這預期與否,對你的信仰經驗,有什麼影響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