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 两位典范人物
麦耀光

玛拉基书四4-6

四4「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为以色列众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5「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要差遣以利亚先知到你们那里去。6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诅咒这地。」

玛拉基在结束他的宣讲时,亦是旧约的结尾,引用了两位典范人物,分别是摩西和以利亚。有学者指出,摩西和以利亚与另一位旧约人物以诺是十分被敬重的,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与他们如何离世有关的。按年代的顺序,第一位是以诺,圣经描述他与神同行三百年,然后神亲手将他接去 (参创五21-24)。第二位是摩西,他活了120年,他不单「死的时候…眼目没有昏花,力量没有衰退」(申卅四7),还有神亲自为他安葬在摩押地,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 (申卅四6)。第三位是以利亚,他离开时,有火马和火焰车出现,神用旋风接他升天 (参王下9-18)。这两位典范人物摩西和以利亚,他们分别是律法和先知的代表。到新约,也曾提及这两位人物。在耶稣登山变像的事件中,摩西和以利亚曾显现,与耶稣说话 (太十七3;另参可九2-8路九28-36)。

玛拉基宣告要「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四4)。摩西劝勉百姓要「遵守」律法,「记念」神的约和祂救赎的作为,例如︰「要记念祂的约」(代上十六15),以及「记念耶和华你神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申七18,和合本)。那么百姓应如何记念律法呢?虽然祭司和百姓有实践献祭的要求,但却献上有缺陷的祭品 (一6至二9);百姓的确有金钱奉献,但却没有「将当纳的十分之一」献上 (三7-12)。因此,玛拉基要劝勉他们的,是不可敷衍了事,乃是要用心和真诚地履行摩西的律法。

玛拉基指出,神将会赐给他们一位中保,并差遣一位使者到他们中间。第三章1节:「万军之耶和华说:『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第四章5节更加清楚说明了那人的任命:「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要差遣以利亚先知到你们那里去」(5节)。玛拉基的听众明白,这位「以利亚」并不是「提斯比人以利亚」(王上十七1)。这位以利亚将为人与人间的关系带来复和,就如父亲与儿女和好;他亦使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修复,免致诅咒临到(参二2;三9)。其实,真正能使人的心可以「回转」(吕振中译本)是神的作为,也只有神才能使人心回转和改变 (参撒上十6、9)。

在新约,百姓认为施洗约翰是以利亚先知。施洗约翰自己却说他不是「提斯比人以利亚」,却是有以利亚的心志,为救主预备道路的先锋。耶稣也曾为施洗约翰作见证,说:「以利亚的确要来…可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的约翰」(太十七11-13)。

思想:

1.上帝能改变人心,你是否愿意接受圣灵在你生命中的改造呢?

2.向神求恩典和智慧,能忠心践行真理的教导,不敷衍了事、不做门面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