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 善意
白茉妮

今日經文:以弗所書4章15-1622-32節

全身都靠[基督]……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當我們想到最佳的商業行為時,首先躍入腦海的,也許不是像恩慈與慷慨這些特質。但企業家詹姆士·李(James Rhee)表示,這些確實是最佳特質。當他在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擔任執行長的時候,便優先推行他所謂的“善意”,即一種“恩慈文化”和贈予的精神。後來,這間公司不僅起死回生,甚至還蓬勃發展。顯然以這些特質做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能激發員工想要團結、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期盼與動機。詹姆士解釋:“善意……是真實的財富,可以累積與倍增。”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常認為像恩慈這類的特質是模糊、不具體的,而不會優先考量。但根據使徒保羅的教導,這些特質至關重要!

保羅在寫給新信徒的書信中特別強調,信徒生命的目的乃是要藉着聖靈得到轉變,成為基督身體中成熟的肢體(以弗所書4章15節)。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的每句話、每個舉動,都要讓人得造就與益處(29節)。唯有透過天天着重於恩慈、憐憫與饒恕,你我才能在耶穌裏有所轉變(32節)。

當聖靈帶領我們與別的基督徒互動交流時,我們就能互相學習而長大成熟。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善意”帶來的具體影響?

你要如何使自己越來越看重恩慈?


親愛的上帝,請每天教導我,讓我明白至關重要的,

乃是禰藉着禰的愛子所傾注給我的愛。

靈糧透視

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有一個潛在的主題是關於以弗所城內邪術盛行。使徒行傳19章19節說,由於福音影響了以弗所城,以致“平素行邪術的,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他們算計書價,便知道共合五萬塊錢”(當時,一塊錢大約相當於一個人一天的工資)。因此,以弗所的基督徒必須清楚認識到,在他們當中所發生的神蹟是上帝的大能帶來的結果,而不是源於黑暗權勢的邪術(以弗所書5章811節6章12節)。

作者: 柯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