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 愛打抱不平的摩西(何西)

經文: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裏,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出》2:11-12

摩西的打抱不平

說起愛打抱不平,恐怕沒有哪一個聖經人物比摩西更具代表性了。

摩西爲不公而戰的個性,在他成人後第一次出場,就展現地淋漓盡致。儘管摩西貴爲法老女兒的養子,他卻認同賤爲奴隸的希伯來人,以他們爲弟兄。他十分關切這些在埃及受奴役的弟兄,以至於成年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查看他弟兄們的重擔。

一個埃及人在毆打他的一個希伯來弟兄,愛打抱不平的摩西立時怒不可遏,趁著沒有人看見,便打死了這個埃及人。摩西對於不公的憤慨與對公義的追求,由此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摩西幫助弱勢羣體、糾正不義的特質,在幫助牧羊女一事上,再次得到印證。經歷殺人後的摩西,因害怕法老的追殺逃到米甸,成了寄居者。即便如此,當他在井邊看到牧羊人欺負牧羊女(米甸祭司的7個女兒)時,他的公義之心再次被激動,他拯救這些牧羊女,還打水給她們的羊羣喝(參《出》2:17)。

身爲寄居者的摩西,對牧羊女被趕走的遭遇,深有體會(“趕走”與“寄居者”爲同字根),便極力拯救她們脫離困境(“拯救”一詞運用是有深意的)。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摩西的“義怒”似乎稍有收斂,因爲他只是趕走牧羊人,而非殺死他們,而且他的“義舉”重點不是懲罰,而是拯救。

上帝的“打抱不平”

然而,當上帝呼召摩西去執行公義、施行拯救時,他卻一再地懷疑和推脫。

曾經爲了公義成爲逃亡者的摩西,卻在40年的寄居與牧羊生活中,銳氣似乎消磨殆盡。他看自己什麼都不是:不敢面對法老,也不願去帶領曾譏笑他“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與審判官”的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還以“拙口笨舌”爲藉口,拒絕上帝。

然而,上帝卻耐著性子說服他,啟示祂的名字,告知祂是守約施慈愛的的上帝,及祂的拯救計劃與能力。 摩西這才照著上帝的吩咐,去執行了上帝的拯救,而非他先前以爲的那樣。

摩西愛打抱不平。年輕時的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相信公平、公義,纔是這世界原本該有的樣式。然而,當他將公義握在自己手裏,雖懷有公義之心,但以自己的方式(暴力)來回應時,卻並未帶來好的結果,反而因過度糾正變質爲另一種形式的不公。這是愛打抱不平的侷限。

愛打抱不平的摩西與更愛“打抱不平”的上帝相遇,摩西便不再一樣了。上帝讓摩西在曠野40年的磨練,讓他的血氣消失殆盡,在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同時,也被迫看到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參《出》3:14) ,他清楚了上帝的“打抱不平“:施行公義的拯救。他成爲了上帝所使用的器皿!

我想摩西成爲很多愛打抱不平的人真實寫照。愛打抱不平之人不見得是愚蠢,卻也不見得是大救星,因我們自己都需要被上帝拯救、需要與更愛打抱不平的上帝相遇。直到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行,也許纔可以被使用去執行祂的拯救。

禱告:主啊,求你使我們看到自己裏面的血氣,也救拔我們脫離自己的血氣。讓我們與復活的基督相遇,就願意把自己交在你的手中,去執行你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