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 與上帝獨處
史珍妮

閱讀: 馬太福音14章13-23節

給五千人吃飽

13 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 14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15 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里去自己買吃的。」 16 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 17 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18 耶穌說:「拿過來給我。」 19 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掰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20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21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耶穌履海

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3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

[耶穌]就獨自上山去禱告。——馬太福音14章23節

這是一個忙碌的主日早晨,我在教會的育嬰室幫忙照顧幼童。十幾個小孩在裡頭玩鬧成一團,他們又跑又鬧,使得育嬰室頓時增溫,變得極其悶熱,我只好將門打開。一個小男孩看准這個時機,於是,當他自以為沒人瞧見時,就躡手躡腳地溜出去。我趕緊追了出去,毫無意外地,我看見小男孩往他爸爸的身邊跑去,投入他的懷抱。

其實,當生活忙碌不堪,使我們不勝負荷時,我們都應該像這個小男孩一樣,他悄悄地離開,只為了要與他的父親在一起。耶穌在世上時,也常常尋找機會,花時間在禱告中與天父相處。有人說,這可能是主耶穌在面對眾多需要時,重新得力的方法。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當主耶穌要前往曠野地方時,一大群人跟隨祂。耶穌看到群眾的需要就行了神跡,醫治並餵飽他們。然而,群眾散去後,耶穌「就獨自上山去禱告」(23節)。

耶穌不斷地服事群眾,但祂卻沒有讓自己變得面容憔悴、行事倉促。耶穌藉著禱告與天父上帝更加親密,那你呢?你願意花時間與上帝獨處,經歷祂的能力,得著滿足嗎?

你認為哪個更重要呢?是滿足生活所需,還是與創造主建立親密的關係呢?


當我們親近上帝,心靈就得更新,也重新得力!


靈糧透視

安息這一主題,乃是猶太教信仰的核心。例如,猶太教的重要活動之一就是謹守安息日。但在第一世紀時,許多猶太領袖又加上許多繁重的宗教規條,所以耶穌才會公開講論他們把難擔的重擔加在人身上(參閱馬太福音23章2-4節),並且剝奪了上帝要人們與祂建立關係而享受的安息。或許正因如此,在耶穌公開傳道期間,人們總能從祂的話語中得著極大的安慰,正如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11章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