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的盼望:一、世界的盼望
提摩太·凯勒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的盼望」这个主题。首先,我们看以弗所书1 章11 节至14节

11.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12.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13.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14.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这是神的话语。

以弗所书第一章论到盼望。在接下来的几个节目中,我们会探讨盼望这个主题。在本节目,我们会先讨论一些基本要点。福音带来盼望,盼望会影响我们与所处的城市和世界的关系。

我会从三方面看这个主题:首先,为什么基督徒的盼望如此重要;其次,基督徒的盼望到底是什么;最后,这份盼望如何塑造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盼望如此重要?

请看第12节,经文说基督徒是那些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你在基督里有盼望,这样你就成为了基督徒。首先,你在基督里有盼望;若没有盼望,你就不是基督徒了。然而,我们看到几节经文之后,在第18节,保罗开始为读者祈祷。让我慢慢读出这节经文,请留心聆聴。保罗说:「求主……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

保罗说,除非你明白这盼望,并且在基督里有盼望,否则你不是基督徒。接着,他却说:「求主……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那些人不是已经知道这份盼望吗?其实这并不是保罗的意思。保罗说「心中的眼睛」,他的意思是:「我希望你里面的灵被这份在基督里的盼望所震慑,好像你看到太阳,阳光刺透你双眼一样。」当你看着太阳,你会眼花目眩,难以承受。保罗的意思是:「我希望你得着这份盼望时,好像看到太阳一样,心灵被照亮,深深着迷,并燃亮起来。只在理性上明白盼望的意思并不足够。你的生命要被这盼望完全充满。」因为盼望如此重要,所以保罗祈求圣灵帮助他们明白这盼望,知道神呼召他们去得着的盼望。

为什么这盼望如此重要?请留意「盼望」这个词。圣经中所说的「盼望」跟「希望」是截然不同的。举例说,假如我问你:「你肯定这事会发生吗?」你会说:「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会发生。」「希望」的意思是「不确定」。我问你:「你确定吗?」你回答说:「不确定,我只希望如此。」既然「希望」的意思是「不确定」,就与圣经中的「盼望」刚刚相反。请不要混淆它们的意思而误解圣经的教训。

「盼望」是什么意思呢?希伯来书11 章1 节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圣经中的「盼望」是对将来确实肯定,这盼望能塑造我们的生命。

换句话说,因为你知道将来确实会发生的事情,所以现在你的生命便完全改变过来了,这就是圣经中的盼望。盼望的意思就是:虽然将来的事还未发生,但你对此确实肯定,并且这对你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

我想到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两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无论是工作间的面积、灯光、湿度和温度等等,都完全一样。他们分派了同样的工作,就是用螺丝连接两个组件。他们每天十小时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不断拧螺丝。可是,老板对第一个人说:「到年底的时候,你会赚到一千元。」对第二个人却说:「到年底的时候,你会赚到你十万元。」

本来同样的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工作态度取决于你对未来有什么看法。第一个人对第二个人说:「这份工作实在太沉闷乏味,难以忍受,我不想继续做下去了。难道你不觉得这份工作沉闷得难以忍受吗?」第二个人回答说:「不!不是那么沉闷。事实上,我觉得一点也不沉闷。」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人对未来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他们会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同样的处境。你和我都需要有盼望,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是以盼望为本的受造物。我们如何理解终极的未来,会决定我们如何过现在的生活。

让我重申一遍,请大家留心聆听。基督徒的盼望,是关乎终极的未来,而不是目前的状况,或是盼望得到实时的奖赏。刚才我引用了一个例子,提到一个人盼望一年后赚到十万元的回报。基督徒的盼望并非如此,虽然很多人是这样想。很多人说:「只要我过良善的生活,把自己交给主,就会事业得意、一帆风顺。」换句话说,很多人以为基督徒的盼望就是:只要我过良善的生活,此生就平安稳妥、万事亨通。」他们只盼望在世上得到实时的奖赏。基督徒的盼望根本不是这回事。我们忘记了,只有一个人过着完全美善的生活,祂把自己全然交给主;祂完美无瑕、敬虔端正,却被人厌弃、出卖、折磨,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你会说:「你是说耶稣。哦,耶稣跟我们不同嘛。」为什么不同呢?耶稣告诉我们,祂其实跟我们一样,祂说:「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人既恨恶我,也会恨恶你们。」

美国著名神学家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在他的讲章《基督徒的盼望和喜乐》(Christian hope and happiness)中写道:「你们要知道三件事。第一,你遇到的坏事最终会变为有益的事。第二,所有好事都不会被夺去。第三,那更好的事尚未来到。

首先,坏事最终会变为有益的事。看看耶稣吧。祂一生受尽痛苦,被人厌弃、面对种种误解、折磨、不公不义,且死在十字架上。神把这一切最终变为有益的事。当然,神成就了这事,但我们要想一想,当门徒面对这一切,感到困惑不已的时候,耶稣是否轻松自在地说:「我快要钉十字架了,我知道神会把这坏事变为有益的事。」耶稣这样说吗?不。耶稣被钉十字架,其实是很可怕的事,当中充满困惑和痛苦。基督徒所盼望的是什么?是终极的未来。

基督徒所盼望的,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基督徒的盼望能带来美好的果效,因为当你明白更好的事尚未来到,最终一切都保证会变为有益的事,而且你将会得着你心所渴望的──虽然不是现在可以得到,而是在终极的未来才得到──但当你明白这一切,你就不会期望人生总是一帆风顺。这表示当你的人生不顺遂,你仍然能够忍耐。有些人不明白基督徒的盼望,每当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惊惶失措,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盼望。基督徒所盼望的是终极的未来,这对你现在的生活有莫大影响。

我们将会讨论什么是基督徒的盼望,以及这盼望如何塑造我们的生命。在此之前,我要提醒你,你怎样看终极的未来,会对你带来重大影响,也许不是实时的,但终究会带来影响。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在他的自传《一生总结》(The Summing Up)中写道: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宇宙最终达到平衡状态的最后阶段时,就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然而,在达到这种状态的千万年前,人类早已消失了。那么,我们可否假设,我们曾经存在其实有重大意义?我们就像那些远古时代住在地上的奇异猛兽一样,将会成为宇宙历史的一页。其实这同样是毫无意义!一旦你明白到,神的存在和人死后仍有生命这种种说法实在令人存疑,根本无法令人信服。如果人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如果我对良善不抱任何盼望,也不畏惧邪恶带来的后果,那么,我必须问问自己:『我现在该如何生活呢?』答案很简单,却令人难以接受,因此大部份人都不想面对。没有什么能为生命赋予意义,因此,生命其实毫无意义。」

毛姆也写了另一本书,叫《人性枷锁》(Of Human Bondage)。书中主角叫菲利普.凯瑞(Philip Carey),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毛姆本人自传式的小说。书中描述凯瑞早年便失去对神的信仰。他相信人死后便会腐化。最终太阳会消失,人类也会消失,没有人记得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无论你一生过着良善的生活或残暴的日子,最终其实毫无分别。凯瑞年轻时已经深信,人不需要对良善抱有盼望,也不需要畏惧邪恶带来的后果,因为死后一切都归于无有。可是,这对他在世的生活到底带来什么影响,他并不完全理解。有一天,他坐在伦敦公园的长椅上,感到有所领悟。突然之间,他意识到生命其实毫无意义,人活着根本没有目的。生命无足轻重,死亡也不值一提。对凯瑞来说,这领悟终于可以除掉他的一切重担,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释放。可是,凯瑞也意识到,他总不会感到快乐。

毛姆的意思是,那些不相信有终极未来的人,认为人死后就会腐化,最终一切都归于无有,人做过什么其实无关重要。很多人都是这样相信,但他们没有认真思想这到底有何含义。毛姆认为这种想法所带出的含义令人难以接受。他说,凯瑞多年来都相信这就是终极的未来,但这并没有令他充分意识到自己该如何生活。终于有一天,他突然明白这个想法的真正意义,就是:「我可以任意生活,而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因为根本没有对与错。什么对与错、什么仁爱和残暴、什么公义和不公义,都是一派胡言。我可以任意生活,不受拘束。我可以随意而为,而不受惩罚。可是,我总不会快乐。这是必然的事。」

你明白毛姆的意思吗?一般都市人都不相信有终极的未来,也不相信基督信仰的教义。他们说:「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神,我只知道人死如灯灭。我不认为死后仍有生命,我只相信人生在世的生命。我相信有对与错,也相信要维护公义。」毛姆说,即使你在理性上不承认这种说法自相矛盾、荒谬可笑,但事实上你对终极未来的看法会渗透你整个生命,充满你的心,你渐渐感到生命空虚厌烦,却不知道原因何在。

你知道原因吗?你感到生命空虚厌烦,是因为你没有盼望。我们是以盼望为本的受造物。我们对终极未来的看法,会决定我们现在如何生活。

基督徒的盼望是什么?

从以弗所书第一章,我们学到基督徒的两种盼望:第一是个人的盼望,第二是实质的盼望。这两种盼望相辅相成,它们互相效力,奇妙无比。

首先,我们来看看个人的盼望。我们可以从第14 节看到这盼望。经文说,信神的人是「神之民」。「神之民」原文作「产业」,而「产业」也可解作「财宝」。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在几节经文之后,就在第18节,保罗开始为读者祈祷。他说:「求主……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经文说:「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这就是盼望。

「圣徒」一词的意思并不是你和我一般所想的。圣徒不是指有完美品德的好人。「圣徒」原文的意思是「被分别出来,归给基督的人」,这里是指每一个基督徒。每一个信徒都是圣徒。保罗说,我们是神的基业,这就是我们的盼望。这是神呼召我们去得的第一个盼望。我们是神丰富荣耀的基业。「基业」一词的意思是你所有财产的总值、你的一切所有。至于「产业」,它的意思是「财宝」。

让我来举例说明。试想像一下,有一对夫妻拥有一幅世上极珍贵的画,估计价值连城。当然,这可算是他们财产的总值,但这个话法有点误导,因为这对夫妻视这幅画为无价之宝。无论人们出价多少,他们也不会卖,因为每当他们坐下来欣赏这幅画,都会沉醉其中。这幅画给他们带来无限喜悦,是他们心中所爱,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割爱。

按照这段经文的意思,我们明白到,神就是这样看待我们。神掌管宇宙万物、日月星宿,祂拥有世上一切的丰富。这位宇宙万有的主,看那些在基督里的人为祂的财宝。当神看见你这个在基督里的人,心里就感到很富足。神是何等重视你,看你为宝贵。这个宣告实在太奇妙。可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这是我们的盼望呢?」

这是我们的盼望,因为既然神现在这样重视你,祂从前为你死在十字架上,付重价救赎你,那么,在未后当你面对面与主相会,祂会如何待你呢?那时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呢?诗篇16 篇11 节说:「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有永远的福乐。」英国著名学者、作家及神学家鲁益师(C. S. Lewis)曾这样描述:

「我们若愿意...祂能够将世上最软弱、最污秽的人,变为最光辉耀眼、不能朽坏、充满能力、喜乐、智慧和仁爱的受造物,这超越我们现在一切的想象。神会使我们变成明亮无瑕的镜子,反映祂的形像,纵使只是很小规模的反映,但仍能反映出神无穷的能力、喜悦和良善。这就是我们所盼望的。就是这样。」

当神面对面与你相会,把你拥进怀内的那一刻,你的一切所求所想,都会呈现在你里面,而且远远超过你所求所想。然而,这只是个人的盼望而已。

你会说:「什么?还有吗?怎可能呢?」是的,还有另一种盼望。

基督徒还有实质的盼望。在第14 节,保罗说:「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凭据」一词的意思就好像买卖商品时的首付或保证金,而这商品将来才会到手。你明白将来我们会得着什么吗?是救赎。经文说:我们还未得着救赎。圣灵就是我们将来得救赎的保证。

你立即会问:「什么?我们不是已经得救了吗?」是的,在法理上说,我们已经罪得赦免;在属灵上,你可以说我们已经得救了。保罗要说的还有更大的事,他在罗马书8 章21 至24 节 说明了这一件事,经文说:「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 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

让我来解释这段经文的意思。末后,在主的日子,神的大爱、恩典、能力、荣耀都临到我们身上,这一切将会满有荣光、大有能力的临到。我们不仅灵魂得救,而且身体也得赎。我们将会得着一个全新的身体,这身体充满荣耀,完美无瑕,不再有疾病、死亡。不仅如此,神的大能连一切受造之物也充满,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在罗马书第8 章,保罗说:「一切受造之物一同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这是将来完全的救赎。一切受造之物都会改变过来。世上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欺压、不公义、贫穷、疾病。我们现在看到自然界何等壮丽,也只是将来一切美事的影儿。诗篇96 篇12 节说:「愿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欢呼!那时,林中的树木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欢呼。」神统管万有,将来我们身体得赎,在新天新地,连林中的树木都可以在耶和华面前欢呼,那么,你会怎样呢?

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基督徒的盼望不只是个人的盼望,也是群体的盼望。它不只是属灵上的盼望,也是实质的盼望,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世上再没有死亡、疾病和不公义。这有什么含意呢?

让我举例说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Jr.)是美国最高法院一位出色的法官。他的想法跟毛姆非常相似。他认为人的存在只是出于偶然,人死后便会腐化。因此,他认为任何有关公义与不公义的言论,都只是个人见解而已。有一天,霍姆斯在法院听了一位和平主义者的陈诉,他说他非常讨厌那些主张社会公义的理想主义者。我想把霍姆斯的言论跟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言论作一比较。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运动领袖,他对未来有截然不同的见解。

霍姆斯写信给他的朋友,提到一桩他很讨厌的案件。他写道:

「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叫我们把人类与狒狒归为截然不同的类别,或认为人类与沙粒有重大差别。有些人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和尊贵的,这纯粹是人建构出来的观念罢了,根本毫无根据。难道这种高举人类尊严和神圣的脆弱情感,没有令你感到作呕吗?我实在感到恶心。」

霍姆斯的想法跟毛姆的如出一辙。一旦你认为生命最终只是归于无有,没有什么终极的未来,这种想法会影响你对每件事物的看法,这是必然的。有些人认为生命是神圣和尊贵的,这种想法实在可笑。到底谁说生命是神圣的呢?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比一棵树还要尊贵呢?也许你是这样相信,但你却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自己的论点。这种观念深深影响霍姆斯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当他听到一桩美国州政府强迫妇女进行绝育结扎手术的案件时,他说:「没有问题,当然可以这样做。」

接着,我们来看看马丁.路德.金的一段宣言,他对未来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

「今天,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坎坷曲折之路成为坦途,圣光显露满照人间。[这就是基督徒的盼望。他说:这就是我们的盼望。]有了这个信念,我们能从绝望山嶙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基督徒的盼望如何塑造生命?

我们明白了基督徒的实质盼望。你是否看出这如何影响我们对公义的看法,也影响我们如何看人类生命的尊严和神圣?你当然能看出,这表示我们可以进入第三点。如果你相信基督徒的实质盼望和个人盼望,这会如何影响你现在的生活呢?

首先,个人的盼望怎么影响你呢?好几个世纪之前,当人们还未提出自我价值这个概念时,基督徒早已有这个概念:当宇宙万有的主看着你的时候,祂感到很富足。神就是这样重视你。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有一段时间患了忧郁症,于是我去见大学的专业辅导员。期间,他问我:「什么事情令你对自己感到最满意呢?请告诉我一段你曾经历过最美好的时刻。」当时,我是个业余小号手,我对辅导员说:「我曾在乐团担任小号手。有一次乐团演出时,我有一段小号独奏,我演奏得十分出色。当我的独奏结束时,虽然乐章还在进行,但仍有观众热烈鼓掌,这让我感觉很好。」接着,那位辅导员说:「我给你一个建议:以后每当你感到沮丧,就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台上独奏,全场观众都热烈鼓掌,欢呼喝采。每当你感到沮丧,就这样想吧。」

其实那位辅导员已经针对我的问题尽力给我最好的建议,但那些要给我鼓励的假想根本无法与基督徒的盼望相比。那些假想的情景也许会发生,但基督徒所盼望的,却必定会发生。即使那些假想情景真的发生,我也只能讨悦一群善变的观众而已,下次他们也许会批评我的演出。可是,基督徒的盼望却截然不同,你可以进到万有的主里面!那些假想只能给你一点点肯定,基督徒的盼望却充满无比的爱。

彼得前书2 章10 节说:「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让我这样意译这节经文:「从前你们微不足道,现在却变得非常重要。从前你们没有爱,现在却沉醉在爱里,充满着爱,披戴着爱。」除非你按照保罗的劝告去行,祈求神照明你心中的眼睛,使你知道神是怎样看待你,并完全明白神看你为宝贵,否则你的生命将会是何等肤浅和痛苦。你只会不断到处寻求别人的称赞、嘉许和肯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分。如果你让在基督里的盼望完全充满你的心,你就不再下沉了。这样,个人的盼望就能塑造你的生命了。

实质的盼望又如何塑造我们的生命呢?基督徒的盼望实在很奇妙,它是个人的盼望,也是群体的盼望;它是关乎属灵生命的,也是关乎身体的。我们在基督的爱里有永恒的盼望,在地上也盼望公义得以彰显。

让我来解释一下。我要慎重地说明,不希望冒犯任何人。保守派人士乐于谈论个人品德和操守,对于欺压和不公义的事情却不愿多谈。另一方面,自由派人士喜欢谈论要如何关怀每一个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却认为基督徒劝人信主归向耶稣是肤浅的做法。

如果你了解基督徒的盼望,而不受世俗的观念影响,那么,你身处的群体和教会,以及你的生命,就会截然不同了,因为基督徒的盼望对事物有独一无二的看法。一个由基督徒的盼望所塑造的群体,会劝人信主,说:「我们希望你来认识耶稣,相信祂,悔改归向祂。」同时也会对人们说:「无论你是否相信耶稣,我们也愿意努力使这个城市变得更好。我们愿意为你牺牲,尽心竭力使这个城市变得更好。」

这种思想无法在别的世俗观念中找到。自由派说:「世上没有真理,但我们要爱每一个人。」保守派说:「有些人认识真理;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基督信仰却说:「我们希望你认识真理,悔改归主。但即使你不信,我们也同样全心全意爱你。请你悔改归主吧!但无论你的信仰是否跟我们一样,我们也愿意服事这个城市,服事我们的邻舍!」这是独一无二的群体,因为它是由基督徒的盼望所塑造的。假如我们的教会并不是这样,我们就是被世俗的观念所塑造了,而不是建基于福音。

这盼望到底如何真真正正进入我们的心里,并产生影响呢?答案就在第13节。经文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这就是我们盼望的缘由。这就是福音。在以弗所书2 章12 节,保罗提醒外邦人,说:「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你们本是被排除在以色列国民以外的,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

耶稣基督降世,世人却不接待祂。约翰福音一章10至11节说:「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最后,耶稣是在城外被钉十字架而死,这表示祂被自己的子民所拒绝。耶稣生命终结的时候,在世上没有神。耶稣在世的时候,常常不住祷告,寻求天父的旨意,天父的爱必然临到祂身上,然而,在客西马尼园里,耶稣向天父祷告的时候,经文却告诉我们,当时耶稣极其痛苦。那时耶稣还未钉身十字架,还未戴上荆棘冠冕, 还未受到任何肉体的痛苦,但祂在客西马尼园开始祷告的时候,却极其痛苦。你知道原因吗?

许多解经家认为,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所看到的,正是我们将会在十字架上看到的情景。耶稣呼求神,向祂祷告,神却不在那里。马太福音27章46节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那时,耶稣没有神同在!箴言13章12节说:「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是的,即使你只是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也叫你感觉很难受,更何况失去终极的盼望呢?耶稣被拒绝。在生命终结的时候,耶稣没有神同在,因此也没有盼望。那时,耶稣失去了盼望。

为什么耶稣要这样做呢?祂被拒绝,以致我们可以蒙接纳;祂没有神同在,以致我们可以永远与神同在;祂失去了盼望,以致我们可以得着盼望。耶稣被拒绝,没有神同在,并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因为神把我们该受的刑罚都归在耶稣身上,只要我们相信耶稣,神就把耶稣当得的荣耀归在我们身上。

因此,只要你在基督里,神看你极美。这使你的生命改变。当我们明白基督为我们失去一切盼望,以致你可以得着盼望,你就会更坚定地专心盼望基督再来。在彼得前书1 章13 节,彼得说:「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让我们祈求神为我们成就这一切。

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父神,求祢帮助我们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求祢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明白一个有盼望的信徒群体应当如何生活。父神,感谢祢,因为祢的爱子为我们被拒绝,为我们失去盼望,也失去祢,以致我们可以永远得着祢,在世上可以得着盼望。我们为此献上感恩。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