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6: 27-30
27 「可是我告訴你們這些聽的人,要愛你們的仇敵!要善待恨你們的人! 28 要祝福詛咒你們的人!要為凌辱你們的人禱告!29 有人打你的臉,連另一邊也由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連內衣也由他拿去。 30 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拿走你的東西,不要討回來。
第三個命令是言語上善待別人 (28節),祝福他們能夠經歷上帝的恩典。言語上的詆譭、辱罵甚至詛咒別人,通常都出現在敵對和破裂的關係中,正如之前的福氣提到,跟隨耶穌的人會經歷辱罵,但我們不單不以辱罵還辱罵,更能用言語善待別人。這吩咐明顯在主耶穌 (路23: 34) 和士提反身上看到 (使 7: 60)了實踐。但是為什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6章22節卻有詛咒的說話:「若有人不愛主,這人該受詛咒。主啊,願你來!」?原來就這詛咒是當人褻瀆或敵對神的時候,屬於祂能作的審判,只是使徒保羅運用上帝給的屬靈辨識,代為宣告和警告。他這麼說不是因為他被得罪了,或有報復的心理。
彼得前書在這個真理上更進一步的解釋:「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為你們正是為此蒙召的,好使你們承受福氣。……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裏奉主基督為聖,尊他為主。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不過,要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要存無虧的良心,使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彼前三:9, 14-16)這種在言語上以善勝惡的模範,正是真正跟隨主耶穌的門徒舌頭上所結的果子。
最後一個命令是28節下,主耶穌要求我們為惡劣對待我們的人禱告。難道叫我們在禱告中投訴他們?着實在詩篇裏有不少的哀歌,是向上帝尋求出路,皆因面對惡人的逼迫,這又怎樣與主耶穌的吩咐調和呢?首先,詩篇中的禱告是向上帝尋求公義,叫上帝實現祂的信實,而不是一種個人恩怨的發泄和心理報復,但主耶穌在這個為凌辱我們的人禱告的要求,是超越了詩篇記載的人性限制,將我們昇華到神的層面,看對方的辱罵是針對上帝自己,懷着上帝的心懷來為對方禱告,這就是上帝對我們不朽的愛的表現!
思考/反省和默想/禱告:(按感動選擇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上一次你有衝動用言語辱罵或反駁仇敵是什麼時候?是受了侮辱、不公還是充滿了仇恨的憤怒?為什麼這些辱罵的言語會傷害到你呢?能否說出被傷害的感覺?如果這些傷害是源於上帝,或者是因為你跟從主耶穌不妥協的態度而惹怒了對方,此刻可否讓主與你一齊分享這種傷害?用你受過傷害的同理心嘗試去理解上帝的心?
覺得主耶穌的要求無法理解和實踐嗎?閱讀彼得前書的經文,嘗試找一個對你言語傷害比較少的對象,為你的被侮辱和對方的言行禱告,帶到上帝的面前。
默默在主的面前,再次重溫你如何在上帝面前被赦免,如何曾經傷害別人和自己並且得罪上帝,如今卻能蒙神的憐憫。經歷的赦免越深,感恩的心越大,愛敵人的心也壯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