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1月24日 人對耶穌和約翰的反應 - 爾道自建

11月24日 人對耶穌和約翰的反應

Audio icon

爾道自建

2025年11月24日

收藏
分享

經文:路加福音7: 31-35

31 主又說:「這樣,我該用什麼來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什麼呢? 32 這正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喊叫:『我們為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不啼哭。』 33 施洗的約翰來,不喫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的。 34 人子來,也喫也喝,你們又說這人貪食好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35 而智慧是由所有智慧的人來證實的。」

正如耶穌最後迴應約翰差來的門徒:「凡不因我跌倒的有福了!」施洗約翰和耶穌有不同的風格,前者在曠野,後者在人羣中,但他們都先後被某些宗教人士所拒絕。拒絕的原因不在乎他們事奉的風格,而是拒絕了來自他們的信息。耶穌在此用比喻諷刺和解釋為什麼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拒絕了約翰的洗禮,自然也會拒絕耶穌的信息,他們是背棄了上帝的旨意 (30節)。

耶穌將拒絕他和約翰信息的宗教人士比喻為屬於「這一世代的人」。其實路加記錄了耶穌及後來的使徒對這個世代的評價都是負面的 (9: 41; 11: 29-32; 使 2: 40),特別是這一代繼承了殺害先知、流他們無辜的血的罪 (11: 50-51),更甚的是他們拒絕了人子 (17: 25),比在申命記中失落了一代的以色列更不堪 (申 1: 35; 32: 5, 20)。當然,不是這一代所有人的迴應都是拒絕上帝的,例如很多自願謙卑承認有罪的稅吏,但諷刺的是他們往往都是社會低層,反而滿有律法學識的宗教人士卻成為敵擋耶穌的先鋒。

所以這個比喻中耶穌說:「他們好像什麼呢?」他刻意不將所有人說成:「你們這邪惡的世代」,反而挑戰聽眾不要選擇站在他們邪惡的這一世代,而是接受耶穌的信息。孩童被喻為文士和法利賽人,因為他們堅持自己的遊戲規則,要求其他人配合,什麼時候為喜宴跳舞,什麼時候為喪禮哀哭。但來跟從約翰和耶穌的人卻是智慧之子,因為他們看見二人所做的,證實彌賽亞時代已來臨,所以願意悔改聽從(8:21),他們的跟從和改變見證了「智慧」的真僞。「智慧是由所有智慧的人來證實的」(35節)是將智慧人格化,英文是 " But wisdom is proved right by all her children"。

所以這一世代的邪惡不單是拒絕上帝的啟示,更是堅持自己的規則,不接受一個在曠野不喫餅不喝酒的先知,寧願將他的攻克己身說成了是被鬼附;亦不接受一個貼地,住在人羣間和接納罪人的救世主耶穌,硬要將他說成是一個好飲好食之徒。他們要將上帝的信息扭曲來配合他們喜歡的方式,包括期待一個高高在上的政治彌賽亞,與他們攜手統治以色列,而不是一位謙卑柔和、受苦的彌賽亞。

思考/反省和默想/禱告:(按感動選擇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主耶穌對那個世代的控訴,亦是對每一個世代的挑戰。你今天選邊站了嗎?為什麼呢?什麼事你要逃避和抗拒,什麼是你要更爭取,好使你能站在上帝那邊的呢?

從主耶穌對當時那一代的指控,不排除上帝的審判除了對個人層面之外,亦有羣體的層面。我們活在這世代,不但要避免受影響,我們的沉默或默許亦助長了這一世代的邪惡,某程度可能亦要為這世代的罪負責。安靜禱告求神帶領,除了站在上帝的一邊,可以怎樣積極為這一代負責。

宗教人士的罪不單是拒絕了人子,更是背後的自我中心,要玩弄上帝的啟示於自己喜歡和有利的狀況之中。這說明啟示和宗教本質上的不同,啟示需要人的順服,而宗教卻可以成為有權位之人玩弄的手段。基督教本質是啟示,雖然有「教」這個字,卻是被別人稱呼而成的。如果你今天在教會或其他宗教羣體有領導的角色,你怎樣避免像法利賽人和文士那樣自定遊戲規則來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一定是上帝喜悅的呢?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