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奉献
11月19日 百夫長的信心榜樣 - 爾道自建

11月19日 百夫長的信心榜樣

Audio icon

爾道自建

2025年11月19日

收藏
分享

經文:路加福音7: 1-10

7:1 耶穌對百姓講完了這一切的話,就進了迦百農。 2 有一個百夫長所器重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 3 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就託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 4 他們到了耶穌那裏,切切地求他說:「你為他做這事是他配得的; 5 因為他愛我們的民族,為我們建造會堂。」 6 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必勞駕,因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 7 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就會讓我的僮僕得痊癒。 8 因為我被派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之下。我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做這事!』他就去做。」 9 耶穌聽到這些話,就很驚訝,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 10 那差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裏,發現僕人已經好了。

7:1-10的神蹟重點與先前的不同(如4:33-41; 5:12-26),不在顯示主耶穌的身份和權柄,而是顯示神蹟對象的信心。而這些神蹟的對象由社會低層、有猶太背景的人轉向一個從未露面的外邦人。百夫長在當時管理約100人左右,有豐裕的收入,而百夫長通常不是猶太人,在這裏所提及的這位百夫長應該是一位外邦人,他之所以來到主耶穌面前求助,是因為他的僕人命懸一線,他沒有親自來求告,可能是認為自己外邦人的身份不配直接找上耶穌。他找來猶太的長老代為求助。他們來到耶穌面前,遊說耶穌,說這百夫長是值得幫忙的,由他們的口中得知,這位百夫長對猶太人極有愛心。

7:6 -7描述了在主耶穌正要前往這位百夫長的家,百夫長又託幾位朋友去見耶穌,告訴他不要勞動到他的家,表達了這位百夫長的謙卑,感到自己的不配,但他相信主耶穌有能力治好他的僕人,是透過耶穌說話的權柄,就像他作為一位百夫長,要聽命於在上的,同時對於在下的他也擁有權柄。這話與主耶穌作了對照,主耶穌是聽命於父神,所以他亦有權柄命令那些使百夫長的僕人病倒的力量。

主耶穌對於這位百夫長的迴應是「希奇」,也就是「驚訝」。在新約聖經中只有兩次提及主耶穌希奇(可 6:6),意思是對百夫長有出奇意外的深刻印象,在此處的用法是正面的,但在馬可福音六章六節,耶穌卻是因家鄉拿撒勒人對他的不信而留下不可置信的壞印象。主耶穌在此驚訝於這位外邦人謙卑迴應的背後對耶穌的認信,所以,他轉過身來對眾人說話,展示這位外邦人值得他們學習的信心,就是承認耶穌具有的權柄和話語的力量,這不僅是醫治了疾病本身,而且這種能力超越時空。這位百夫長的僕人最終是被醫治了(7:10),彰顯了主耶穌的權柄和能力,但整個敘述的重點並不是僕人被醫治,而是這位百夫長的信心,值得那些一直誇口有上帝啟示的猶太人去學習。

思考/反省和默想/禱告:(按感動選擇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你見過某些初信的朋友,他們有時對神的單純信靠使我們有點汗顏,雖然信主的日子比我們少,亦對聖經的認識相對貧乏,但他們單純的信靠叫空有滿腦子聖經知識的我們感到慚愧。除了感覺有點尷尬外,你在這些例子上看到自己的什麼缺乏?為什麼呢?

百夫長一方面對耶穌的權能充滿認識,但另一方面,亦可能因為謙卑而不敢靠近主耶穌。嘗試代入主耶穌的角色,你欣賞這位百夫長什麼?他還未認識主的哪些方面?運用這個想像成為你和主耶穌的傾談內容,嘗試求問主,你在哪些方面還未好好認識主?

參考馬可福音六章一至六節,比較兩種「希奇」(驚訝),主在地上尋找一個怎樣跟隨他的人?你是這人嗎?為什麼呢?他對怎樣的人會感到無奈?你可以怎樣避免成為連主耶穌都感到無奈的人?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