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加福音7: 11-17
11 过了不久,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他的门徒和一大群人与他同行。 12 当他走近城门时,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而他母亲又是寡妇。城里的许多人与她一同送殡。 13 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 14 于是耶稣进前来,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年轻人,我吩咐你,起来!」 15 那死人就坐了起来,开始说话,耶稣就把他交给他的母亲。 16 众人都惊奇,归荣耀给上帝,说:「有大先知在我们当中兴起了!」 又说:「上帝眷顾了他的百姓!」 17 关于耶稣的这事就传遍了犹太和周围地区。
这两个神迹的背景是旧约的以利亚和以利沙,目的是叫人联想起主耶稣与两人的关系,想到耶稣的权柄和大能,众人便感叹称呼耶稣为一位大先知 (7: 16)。之前主耶稣医好百夫长的仆人叫人想起以利沙医好乃缦 (王下 5),两个神迹都是外邦人得医治。同样,此次叫死人复活的神迹同样令人联想起以利亚,他叫撒勒法寡妇的独生子复活 (王上 17: 17-24) ,而且相类似的神迹以利沙也行过 (王下 4: 32-37)。
前者复活的记载与现在耶稣所行的复活神迹极其相似:以利亚呼求神为主LORD (王上17: 21) 而作者路加在13节称耶稣为主,这个连结不简单,曲线说明耶稣的神性,因为在耶稣复活之前,符类福音中只有路加用「主」来称呼耶稣 (10: 1, 39, 41; 11: 39; 12: 12a; 13: 15; 17: 5, 6; 18: 6; 19: 8a; 22: 61)。此外,15节那句「就把他交给他的母亲」,与以利亚所做的一样 (王上17: 23)。 其实作者叫我们将主耶稣与以利亚和以利沙联系上,第七章是高峰,但整个加利利的事奉,由四章到九章我们都看见这种预表 (Type)。预表主要的作用是回应主耶稣引用以赛亚书四章18节,他就是那位受膏的先知,而以利亚和以利沙的事奉,无论在神迹和医治的大能方面,都超越旧约一般的先知,与主耶稣极相似,而主耶稣重复并超越他们的神迹和医治,令人能够联想到他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 (24: 19)。最后,他们两人的事奉都牵涉到帮助外邦人,所以作者路加同样想指出:作为弥赛亚的主耶稣的救恩会普及外邦人,甚至直到万邦 (使 1: 8)。
经文结束之前,作者在17节记载了众人对耶稣行的神迹的反应,他们归荣耀给神,「大先知」的称呼显明他们留意到耶稣的工作超越以利亚,「上帝眷顾了他的百姓」是指上帝的莅临,路加常用这个字形容弥赛亚的莅临 (1: 68; 78; 使 15: 14),显明是上帝差遣了耶稣来怜悯他们,特别是社会上被忽略和边缘化的人。
思考/反省和默想/祷告:(按感动选择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此段经文勾起犹太人对以利亚的记忆,耶稣也曾被误会为以利亚的再来,其实以利亚和约翰都是为主耶稣作为弥赛亚做预备,以利亚的再来其实就是施洗约翰,都是为主耶稣开路。我们的上帝借着预表 (Type),透过我们熟悉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能够认识未曾理解的人和事物。思想一件你未曾识透或理解的问题,如天堂或奖赏,根据圣经清楚向我们的启示,在神面前探索和想像一番。与上帝分享你的思考,并邀请祂享受与你一起的这个过程,而不拘泥于是否有一个答案。
路加喜欢用「众人都惊奇」,来描述人遇到上帝作为的反应。你上一次对神感到惊奇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现在又如何呢?会否习惯了一个基督徒的环境,令你不再懂得惊奇?
主耶稣示范了律法的总纲是爱,凌驾于洁净的规条。这对你有什么教训或启迪呢?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