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 基督一次的獻上為祭
梁家麟

經文:希伯來書九23~28

23這樣,照着天上樣式做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禮儀去潔淨,但那天上的一切,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24因為基督並沒有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而是進到天上,如今為我們出現在神面前。25他也無須多次將自己獻上,像大祭司每年帶着牛羊的血進入至聖所。26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須多次受苦了。但如今,他在今世的末期顯現,僅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27按着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28同樣,基督既然一次獻上,擔當了許多人的罪,將來要第二次顯現,與罪無關,而是爲了拯救熱切等候他的人。

作者指出:「按着律法,幾乎每樣東西都是用血潔淨的;沒有流血,就沒有赦罪。」(22)律法規定,所有物件都要用血來潔淨;犯罪的人亦必須藉流血纔得到赦免。

不過,他接着說:「照着天上樣式做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禮儀去潔淨,但那天上的一切,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23)這個推論招來極大的爭議和困擾。前提一:人間所有事物,包括會幕和各種聖器,都需要藉灑血而將物品潔淨聖化。前提二:人間的事物只是天上的事物的副本,天上的事物纔是真本,天上的事物遠比人間的事物重要。結論:人間的事物需要潔淨,天上的事物也需要潔淨,並且是得用更貴重更厲害的祭牲來完成潔淨程序,這便得靠耶穌基督出馬來成就了,耶穌的血足以潔淨天上的事物,包括天上的會幕和其中的種種擺設。

問題在於,前面強調了天上的會幕是上帝所親自建造,而非人手所建造:「這帳幕是主所支搭的,不是人所支搭的。」(八2)上帝所造的物品,必然是上帝看為美好的。天堂是沒有罪的,上帝也容不下罪;那天上的事物若從未被罪所沾污,若本來便是神聖和潔淨的,為何需要經過潔淨的禮儀呢?為何要用「更美的祭物」才能將之潔淨呢?

耶穌基督作為祭物,乃是為拯救人間犯罪的我們而獻上,而非為潔淨天上(天堂大掃除?)而獻上吧?

對此,我們得將「天上的一切」理解為「耶穌基督在天上所獻的祭」。人間的獻祭是影兒,天上的獻祭是本物。作者要傳達的意思是:要是人間的利未祭司,既短暫又不徹底地潔淨人的過犯,也需要獻上眾多祭牲的血;那我們的主在天上的會幕裏獻祭,要一次過、且是徹底潔淨人的罪,豈不需要更完全的祭物嗎?這完全的祭物,只能靠耶穌基督自己才堪擔當了。

接着作者再提到基督的獻祭與人間的獻祭的兩個不同處:第一,基督不是在人間的會幕獻祭,乃是在天上的會幕裏的聖所獻祭;這不是人手所造的聖所,而是真聖所,這聖所在天堂(單數的「天」,最高層)、在上帝跟前。

如果至聖所是上帝駐蹕的地方,約櫃的蓋子稱為施恩座,基督在天上根本毋須進入至聖所靠近施恩座,也不需要尋求上帝的面,祂就坐在天父上帝的右邊,與父完全無隔閡。注意作者說的是「為我們出現在上帝面前」,基督自己與父上帝親近,這是沒有甚麼好說的;但基督卻是為我們而靠近父上帝,祂在扮演大祭司和「中保」的角色。這樣的「中保」是無與倫比的。

基督「為我們」,是希伯來書常常強調的(二18四15七25)。

第二,基督毋須常常獻祭,祂只一次性獻上自己,便滿足了古往今來所有需要赦罪和潔淨的條例。基督只流一次寶血,便足以買贖全人類免除死亡了。

作者略帶開玩笑地說:「也無須多次將自己獻上,像大祭司每年帶着牛羊的血進入至聖所。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須多次受苦了。但如今,他在今世的末期顯現,僅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25~26)

27節這句話:「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常常被人獨立引用,說明人生的一個真相。但作者的原意是做一個類比:如同人人都只死一次,基督也不可能不斷犧牲自己、不斷釘十字架流血死亡吧?結論是:基督只來人間一次,道成肉身,犧牲生命,擔當我們的罪,這獻祭救贖行動一次便足夠了。基督還會再來人間的,但祂的第二次到來卻與赦罪無關了,純粹是完成整個拯救人類的行動。

反省:

基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為愛我們、為救贖我們、為更新我們。對此你有甚麼感想和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