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诗篇42-43篇
42:1(可拉后裔的诗。交给圣咏团长。)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2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3我昼夜以眼泪当食物,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呢?」4我从前与众人同往,领他们到神的殿里,大家用欢呼称颂的声音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5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我还要称谢他,我当面的拯救,6我的神。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从约旦地,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你。7你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你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8白昼,耶和华必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祈祷赐我生命的神。9我要对神-我的盘石说:「你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10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敲碎我的骨头,他们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呢?」11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谢他,我当面的拯救,我的神。43:1神啊,求你为我伸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辩护;求你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2你是作我保障的神,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3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信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4我就走到神的祭坛,到赐我喜乐的神那里。神,我的神啊,我要弹琴称谢你!5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我还要称谢他,我当面的拯救,我的神。
有人用「灵魂的黑夜」(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形容诗人的属灵景况;他在困难痛苦中不断向神呼求,而神好像缺席,对他的困境不闻不问。诗人不断呼喊,时而想到神的信实,就加增了些许信心,相信神是会回应他;可是环境没有变好,反而更加严峻,诗人又落在更深的深渊里,这样,信心起起跌跌,情况好像坐机动过山车。这首诗就是如此细腻地描绘诗人的灵性,道出诗人心灵深处的痛苦。
诗人一开始便很直接地将他的困境带到神面前;他向神陈述他的苦况 (3~5a节)。诗人用极度口渴的鹿寻求溪水续命来比喻自己如何渴想神,谁知换来的是泪水(3a节)。原来他的痛苦是因被人不断的追问「你的神在哪里呢?」(3b节)。当我们对信仰有怀疑时,这句话若是自己问还可以,但当这个问题来自别人的口,特别带着讽刺和嘲笑的口吻时,那就截然不同了。这句话犹如在伤口上撒盐一般,更加刺痛诗人的心。最痛苦的是发问的人并非否定神的存在,他的焦点乃是诗人的神为何不现身来帮助诗人呢?若神不存在,可以置诸不理,但诗人却曾经历神的同在,又曾带领众人前往神的殿,体验神同在的欢乐。他一想到那时的情景和现今的困境就极其悲伤(4c节),他的心「忧闷」又「烦燥」(5b节)。「忧闷」有下沉的意思,而「烦燥」像动物嚎啕大叫或细声地嚷叫 。简言之,他的心下沉、越沉越深,夹杂着抱怨、哀痛、挣扎和抗议的声音。然而诗人仍自勉,凭信心仰望神、赞美神,因为「他是我面前的救助、我的拯救」(6c节)《吕振中译本》。
诗人坦然诚实,将问题带到沉默的神面前,可是他仍有挣扎,于是他再次向神呼喊,再一次陈述他的苦况。这时诗人想到自己远离了象征神同在的耶路撒冷。他提及约旦地、黑门山及米萨山,都是位于以色列的北部地区(6b节)。从黑门山可远望迦南美地,山上的积雪溶化后,成为约旦河源源不绝的水源。诗人听到黑门山流下来的水像瀑布发声,波涛没过他的身(7节)。因圣经提及深渊时多是与死亡及混乱有关,故诗人并非说这些瀑布的响声好像瀑布圣歌团,而是使他感到颤栗、心乱如麻。但他仍然坚信神是慈爱和赐生命的那一位(8节)。
随后,诗人继续向神呼喊。这是他第三次的呼喊,语气中充满了质问。他称呼神为盘石,但这稳固可倚靠的盘石竟是忘记诗人的盘石(9节)。诗人内心的痛苦犹如骨头被打碎,整个人都快要垮下去、支撑不住了!诗人的心灵仍然是抑郁下沉,但他并没有隐藏自己的感受,更没有停止向神祷告。神虽然好像不在场,他仍坚持对神的信靠。他仍对自己说应当仰望神,且是更迫切的仰望神,深信神仍会拯救他脱离困境(11节)。
最后,诗人从自问自答、表白感受及不断诉苦后,转而直接向神祈求;他从诘问转向祈求。他求神为他伸冤、为他辩屈,及搭救他脱离诡诈和不义的人(四十三1)。诗人视神为他的律师、法官和拯救者。诗人一层一层的挣扎,像在漆黑的晚上脚踏泥沼、越踏越深,几乎被泥淹没了。但他仍坚持信靠神最终会救他脱险。于是他凭信许愿,说要弹琴称赞神(四十三4c)。
思想:
诗人因感到神的缺席而陷入灵里的黑洞中。他的情况像一个人在人生最痛苦的日子,沙滩上只留下一行足印,以为那是他自己孤单独行,其后恍悟那行足印乃是主耶稣背负他,留下了主自己的足印。当你落在极度悲伤痛苦的景况时,你相信那行足印是背着你、承载你一切忧患的耶稣的足印吗?让我们一起聆听按诗篇四十二篇撰写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