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言由心生
魏馬文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6章43-45

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路加福音6章45節

怎樣才能戒除粗俗的言語?一所中學鼓勵學生做出“不講髒話”的承諾。學生們宣誓﹕“我鄭重承諾,在我們學校的範圍內,絕不說任何粗言穢語。”這是一種崇高的願景,但我們從聖經看到,耶穌認為任何一個外在的條規或承諾,都不能改變說粗言穢語的習慣。

若要除去我們口中污穢的言語,首先要更新我們的內心。正如根據一棵樹所結的果子,人們就能判斷這是一棵什麼樹(路加福音6章43-44節)。耶穌說,你我的言語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指標,可以向人表明我們的心是否隨從耶穌,是否行在祂的道路上。果子可以代表一個人的言語,“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45節)。基督指出,如果我們真的想改變口中所說的話,就必須倚靠祂的幫助,先專注於改變自己的內心。

如果內心沒有改變,那麼口頭上的承諾根本無法遏制由心發出的粗言穢語。我們只有先相信耶穌,並邀請聖靈充滿我們,才能除掉口中的粗言穢語(哥林多前書12章3節以弗所書5章18節)。祂會改變我們的內心,激勵並幫助我們不斷地感謝上帝(20節),並向別人說鼓勵和勸勉的話(4章1529節;歌羅西書4章6節)。


想一想,我口中的話如何反映我的內心?

我要祈求聖靈在我的言語

方面做出什麼改變呢?


親愛的耶穌,求禰讓我的話語

能榮耀禰,也能勸勉人。

靈糧透視

路加福音6章17-49節耶穌所說的這番話,呼應了登山寶訓的教導(馬太福音5-7章)。不過,這兩段教導的背景有所不同。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就上了山”(5章1節);路加福音描述,耶穌上了山,整夜向上帝禱告之後(6章12節),“耶穌就和[門徒]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17節)。今天的閱讀經文,就出自這篇“平原寶訓”。耶穌會在不同的地方,傳講那改變人生命的教導,我們對此不應感到詫異,因為大多數的聽眾都從未聽過諸如此類的真理。路加福音6章43-45節的內容,與馬太福音7章15-20節幾乎完全雷同。然而,在馬太福音,耶穌警告說,憑着假先知所結的果子,我們就能認出他們;在路加福音,耶穌關注的不是假先知,而是你和我,憑我們的話語,就能顯露所結的果子。

作者: 葛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