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怒气攻心
柯贝尔

阅读: 马太福音5章21-26

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章22节

毕卡索(Pablo Picasso)最重要的政治画作《格尔尼卡》,可说是一幅现代主义作品,描绘了1937年被摧毁的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在西班牙革命与二战即将爆发的时候,西班牙民族主义军队允许纳粹德国的战机对这小镇进行轰炸演习。这些引人非议的轰炸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这种以平民为轰炸目标、滥杀无辜的不道德行为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毕卡索的这幅画激发了世人的想像力,并引发更多关于人类自相残杀的争论。

或许,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刻意去杀人,但你我都当谨记耶稣的教导:“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章21-22节)。就算没有真的动手杀人,但心中的怒火已经使我们犯了杀人罪。

当我们无法控制对人的怒气时,就迫切需要圣灵来充满和掌管我们的心,好让人性的软弱能被圣灵的果子所取代(加拉太书5章19-23节)。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以爱、喜乐与和平去维系人际关系。


你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让圣灵在你心中结果子,

使你有更健全的人际关系?


天父,当我想反击那些伤害我的人时,

求祢帮助我以爱来回应。

灵粮透视

马太福音5章22节告诫我们,不可无故向弟兄动怒,也不可侮辱弟兄。然而,对某些人事物感到愤怒,却未必一定是错的。诗人发出明智的警语:“你们生气,却不可犯罪”(诗篇4篇4节,新译本)。耶稣曾愤怒地把那些亵渎圣殿的犹太商人逐出圣殿(约翰福音2章13-16节);愤怒地环视一群犹太人,为他们的心里刚硬而忧伤(马可福音3章5节)。使徒保罗在雅典看到人们普遍敬拜假神,“心灵十分忿激”(使徒行传17章16节,新译本)。然而,我们若是被愤怒控制,就是犯罪。使徒保罗劝勉我们:“不要受怒气操控而犯罪,不要到日落后仍然怀怒,因为怒气会让魔鬼有机可乘”(以弗所书4章26-27节,新普及译本)。保罗也教导我们,当除掉“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31节)。雅各告诫我们:“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上帝的义。”(雅各书1章19-20节)

沈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