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22-23)
在舊約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人如摩西這般與上帝親近:“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參《出》33:11)。於上帝而言,摩西不只是祂的僕人,更是祂的朋友,啟示祂僕人所不知之事。即便如此,上帝仍不將祂的面顯給摩西看,而只是以背示之。
我們該如何理解上帝的這個做法?這又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啟示?
上帝的主權與憐憫
因着以色列人在經歷上帝的救贖出埃及後,仍然拜金牛犢的事件,上帝雖然保持賜迦南地給他們的應許,但卻說不再與他們同去。
摩西深切地明白,以色列的福祉絕不在於應許之地,而是在於上帝的同在——應許之地沒有上帝的同在,便不能稱之爲福地。在交談中,當摩西意識到,上帝閉口不再提百姓,卻單提到他個人時,他就不斷地對上帝強調:以色列是“你的民”、“你的百姓”,並懇求上帝的“同去”。
最終,摩西的禱告在上帝前蒙了恩,上帝便回心轉意了。摩西便乘機求上帝顯現祂的榮耀,作爲祂同去的確據。
在此,摩西求的是要見上帝的面,看上帝完全彰顯的榮耀,但上帝卻只容許他一瞥祂的背。顯然,上帝在此只是部分答應了摩西的懇求。
一方面這是出於祂的主權。在人與上帝的交往中,上帝總是主動的那一位,且由祂來決定以何種方式與人相交。因爲他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參《出》33:19)。 但另一方面,則是出於上帝的慈愛:祂體恤人的軟弱,選擇以人可以承受的方式顯現自己——人見上帝的面不能存活,即便摩西也不行。
最終,上帝將祂的背,祂恩慈的屬性顯現給摩西,使他既確信上帝定與他們同去而又不使他滅亡。
看到背影的意思就是不能完全看清,但卻足以確定是誰。 同時,上帝恩慈的本質含有祂在約中與人的友誼。這是上帝主動施予、超越律法要求的慷慨與恩寵。上帝的恩慈,將上帝的名錶達出來,並進一步藉由祂的話語與作爲來讓百姓明白。
基督的十架和恩典
此外,上帝的背也給了人對將來與上帝面對面的盼望。這盼望在耶穌基督第一次到來開始實現,並在他第二次到來完全實現。因爲,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即是上帝的榮耀: “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參《約》1:14)”;“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參《約》14:9)。
然而,因爲罪性,人們將耶穌基督釘了十字架。十字架對於不信的人成了跌倒的口實,對於信的人卻成了上帝的榮耀。
研究路德的學者Forde指出(注),路德以基督的十字架來解釋神的背。如果人不能接受上帝的背,人便永遠不能看見上帝的榮耀;人若是接受了上帝的背,人便盼望將來看見上帝的榮耀。這正如保羅所說:我們現在看上帝猶如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等到主再來時,我們就要與祂面對面了(參《林前》13:12)。
禱告:主啊,我們應該謙卑地領受你將背顯示給我們看,因爲這體現了你的主權、憐憫、慈愛與智慧;主啊,我們感謝你藉著基督將你啟示、顯現給我們,我們也更積極地期盼你再來的那日,把我們接到你完全的榮耀裏。奉主名求,阿們!
注:Gerhard O. Forde, 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 Reflections on Luther’s Heidelberg Disputation, 1518 (Grand Rapid,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78.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