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现实残酷
何启明

经文:传3:16-22

16我又见日光之下,应有公平之处有奸恶,应有公义之处也有奸恶。 17我心里说:「上帝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在那里,各样事务,一切工作,都有定时。」18我心里说:「为世人的缘故,上帝考验他们,让他们看见自己不过像走兽一样。」19因为世人遭遇的,走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他们都有一样的气息。人不能强于走兽,全是虚空;20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21谁知道人的气息是往上升,走兽的气息是下入地呢?22 总而言之,人能够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偿。他身后的事谁能领他回来看呢?

每个人都想故事终会有完满的结局。然而,事与愿违,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朝着完美的结局发展下去。我们对悲剧也要无奈的接受,可是我们更难接受的是目睹世间不公平的事。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灰姑娘(Cinderella)中,我们会对南瓜车在深夜前变回原状感到惋惜,但对故事中灰故娘的姐姐反得到回报,更感到忿忿不平!

人目睹不公平的事,特别是临到挚亲身上,就更忿忿不平。更令人发指的是那些不公平、不公义的事竟发生在执行公义的地方,这正是传道者目睹的情景。传道者说:「我又看日光之下甚么地方在执行着公道,甚么地方就有奸恶,甚么地方有公义,甚么地方也有奸恶」(16节《吕振中译本》)。昔日的城门口是一个人潮群集、人来人往进行买卖、联谊、执法及解决民事纠纷的地方。然而,讽刺的是,执行公义的地方竟是奸恶奸诈的温床,闻者难受,见者气愤!现今法院多有正义女神的雕像,她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双眼蒙着布条或双目紧闭,象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偏私也不枉法。可是,事实确有不义的法官和贪财的律师,更有偏私枉法的司法机构,借法律打压异见份子。

然而,传道者仍然持守着传统的信念,深信上帝是赏善罚恶的,虽然不一定按照受欺压者及受苦者所期待的时间报应,因为上帝做事必有祂认为最适合的时间。传道者强调的「定时」(17b节;参11a节)并非天启文学所指的末日审判,而是在当下、在日光之下发生的事。传道者是探索活在当下的实践之道,寻求如何活在当下的智慧。因此,他深信在「甚么地方」(16节《吕振中译本》)有不公义、不公平的事,就「在那里」(17a节《和修》)得到上帝的惩罚。这与中国人千古以来的信念相仿,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时辰未到」而已!

传道者继续反思上帝必按公平、公义审判的议题。他用世人与走兽的比较深入钻研审判的道理。原来人和走兽都遭遇同一命运,就是死亡(19-21节)。传道者发现人与走兽有三样相同之处:第一是死亡;第二是都有「气息」或「灵」(19节)使生者生生不息。第三是两者最后的归宿是尘土(20节,参十二7)。尘土归于尘土可能是要纠正当时的一种思想和说法,认为人胜于走兽,死后的气息往上升,走兽死后的气息往入地(参21节)。传道者的理解是人与兽一样终归于尘土,而两者的气息还是归于上帝。

传道者没有像先知去痛斥时弊,他只扮演智者探索的角色,在现实的情况下提供可行方案,让人晓得面对无奈仍要积极活下去的生活智慧。人与兽既有同一的命运,是人不能控制的,而死后不能回来(参22b节),更是人不能控制的事。现实残酷,人仍要积极而活,珍惜在世经营的事和享受劳碌的喜乐。

思想:

人生无奈、不公不义,令人气愤的事实在太多。传道者并非不想痛斥时弊、改善歪曲制度,而是他知道人的有限性。他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角色,提供一个活在当下可行的途径。

你认识自己在上帝国度里应扮演的角色吗?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积极活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