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知足常乐
何启明

经文:传4:1-6

1我转而观看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一切欺压之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权势,也无人安慰。2因此,我赞叹那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3但那尚未出生,就是未曾见过日光之下所发生之恶事的,比这两种人更幸福。4我见人因彼此嫉妒而有一切的劳碌和各样工作的成就,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5愚昧人抱着双臂,自食其肉。6一掌满满而得享安静,胜过两掌满满而劳碌捕风。

第四章1至16节属于一个文学单元,是一系列的「胜过或较好格言」(“better than” saying)。传道者从宏观的角度看到不公义的事在审判之处发生后,转移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具体的劳动剥削、弱者受欺压的实况。

传道者好像亲历其境观察,亲眼见到「受压迫者眼泪汪流,却无人安慰」(4b节《思高译本》)。受压迫的人毫无反抗能力,他们是无权无势,更是有冤无处诉的受害者。他们更悲惨的是得不到别人的理睬、同情及安慰。昔日欺压的事屡见不鲜,如君王欺压百姓(王上二十一章)、主人欺压仆人(申二十四14)、富人及居高位者欺压穷人等(摩四1;五8),更有霸占人房屋地产的事发生(弥二2)。

传道者目睹活着的人的惨况,无人援助、无奈受困,他发出了惊人的感叹!他认为死了的人比活着的更好,因为不需要受到惨无人道的压迫,不用在苦难的尘世里挣扎。不但如此,传道者更自嘲地说:「但那尚未出生,就是未曾见过日光之下所发生之恶事的,比这两种人更幸福」(3节)。传道者如此悲观的论调与之前呼吁人积极面对的人生哲学、享受上帝赐下的福份的一贯论调,似乎有表面上的矛盾(参九4-5)。然而,这只是他在面对目前令人沮丧的具体情况、身临特殊的处境,及目睹令人恶心的景况下霎时间的回应而已。这并非传道者对「死亡」课题的整体及最终的结论,而是以一个无助的蚁民角度对生活的反思而已。

传道者目睹这种劳动剥削的情景,扮演像现今的「吹哨人」 (Whistle Blower)的角色揭露真相,摆列在世人面前。他没有像旧约先知见到欺压和不义的事,就加以指责和控诉,并呼吁人回转归正。他继续循着劳动的层面继续观察,指出另一劳动的课题是出于不良的动机驱使,造成了人踩踏人的惨况。

传道者留意人劳碌工作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人劳碌工作的成就,招致邻舍的嫉妒;其二是人因为嫉妒邻舍,而从事一切的劳碌。他目睹有些人在各样的事上劳碌工作的动机是「出于人与人彼此间的竞争」(4a节《思高译本》)。这种竞争心态是出于妒忌、恶性的竞争。诚然,这种搏杀、永不满足、与别人看齐的工作心态是无益的(参6b节);另一边厢,因惧怕招来嫉妒而抱着双臂,懒惰不作工,最终一无所有的人亦是愚昧不堪的(参5节)。最聪明的乃是那些非出于嫉妒竞争而努力工作,及既负责任又得享内心安逸,就是「一掌满满而得享安静」(6a节)的人。这正正是那些知足胜欲求的人。

思想:

古语有云:「知足者贫亦乐,不知足者富亦忧」。保罗也提醒说:「敬虔加上知足便是大利」(提前六6)。你是否一位勤劳工作而又知足的信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