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为何我祈祷过都无平安?
叶应霖

经文:腓四6-9

6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7 上帝所赐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8 末了,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凡是可敬的、凡是公义的、凡是清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你们都要留意。

9 你们从我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事,你们都要继续去做,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

笔者记得初信主后几年,有一次在教会遇到一位自中学团契就认识的团友。好久没有在教会见到她的踪影了,便上前关心她一下,闲谈了几句后,就从为何她没有到教会聚会,谈到她连《圣经》也没有读了。就在闲聊结束之际,她冲口而出说了一句话,到近卅年后的今天,我仍记得:「不过我有祈祷。」一句其实好平常的话,却不断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没有神话语的祷告,究竟是什么样的祷告?祷告而不读经,这是一个基督徒吗?以自己为本的信仰活动,难道是真挚真诚真理?信仰生活应该有一套标准去跟从的吗?」我没有这样回应那团友。我在问一个初信者,我在问我自己。

上帝是赐平安的神,毋庸置疑吧?无论有没有信主,大部分的人或许都渴望找到平安。平安可能是一份安全感,一份对未来充满把握的感觉,一种心灵状态,一份满足于当下的体会等等。然而,我发现信了耶稣的人,他们的平安,不一定比没有信主的人多,为什么呢?原因是上主与我们的关系,是有原则的,是有机制的。

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这是一个宝贵的应许。但这应许作为一份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建基于两个基础。第一,保罗说:「你们都要留意」(腓四8),《新汉语》译作「这些事你们都要思量」,意思就是信徒必须让自己的思想专注于上面的种种美德:真实或译诚实;可敬或译庄重;公义或译合理;清洁或译纯洁;可爱或译喜悦;有美名或译感动人的。类似的美德清单,其实亦见于罗马社会一般的道德指引之中。在基督故事的基础上,保罗引用这些「民间智慧」,一方面将教会伦理接轨于社会基调,为仍在世生活的腓立比信徒建立处世守则;但另一方面,这些美德必须从基督故事的角度去演绎,叫信徒不致随波逐流,用世俗美德去主导他们的生活。

第二方面,保罗说:「你们都要继续去做」(腓四9),《新汉语》译作「这些事你们都要实践出来」,意思就是信徒必须让自己的行为与保罗所展现的一致。生命成长的模式当然超越模仿,但信徒初信阶段的灵命发展,却不可忽视模仿。生命或许不应盲目「倒模」,但却应该积极感染。保罗不用成为完美才将自己的生命实践推荐给腓立比教会。

基督徒藉祷告能消除挂虑,能得着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但基督徒若不「思量」及「实践」上主藉教会先贤传承的救恩,这平安不会长久,这平安,甚至不是从神而来,只是一种自我慰藉。

思想:

你觉得自己的祷告能带给你平安吗?为什么?

你喜欢什么模式的灵命成长?是思量性为主,还是行动性为主?你觉得自己「平衡」吗?

曾有谁将自己的生命推荐与你,成为你的生命师父吗?你呢?你会将自己推荐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