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自律
麥耀光

箴言十六23-33

23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謹慎,又使他的嘴脣增長學問。

24良言如同蜂巢,使心甘甜,使骨得醫治。

25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卻成為死亡之路。

26勞力的人為自己勞力,因為他的口腹催逼他。

27匪徒圖謀奸惡,嘴脣上的言語彷彿燒焦的火。

28乖謬的人散播紛爭,造謠的離間密友。

29殘暴的人引誘鄰舍,領他走不好的道路。

30緊閉雙目的,圖謀乖謬;緊咬嘴脣的,成就惡事。

31白髮是榮耀的冠冕,行在公義道上的,必能得著。

32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控制自己脾氣的,強如取城。

33人雖可擲籤在膝上,定事卻由耶和華。

十六章23-30節指出兩種生活模式及其後果。經文指出智慧人的話語是謹慎、合宜及如蜂蜜般帶來醫治 (23-24節)。可是,從25-30節,有三類人的惡習使人走上「死亡之路」,他們是匪徒、乖謬的人和殘暴的人。他們的敗壞是,從心思 (圖謀奸惡、圖謀乖謬)、到言語 (散播紛爭、造謠)、到行為 (引誘、作成惡事),是會破壞關係、傷害鄰舍,以及離間密友。他們不單行惡,也促使他人走上「邪惡的道路」(29節,新譯本)。這些惡人就像保羅所說:「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做,還贊同別人去做」(羅一32)。

第十六章32節是最後一次用「勝過」和「強如」的平行對比:「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控制自己脾氣的,強如取城」。究竟怒氣與勇士,及脾氣與取城的關係在那裏呢?智者嘗試帶出甚麼智慧的行動或美德呢?怒氣和脾氣都是個人的感受、內在的情感狀況;而勇士和城市是外在,是要克服或戰勝的對象。這兩者的共通點是控制,自我控制及掌控他人。有學者指出,「征服自我比征服他人更好」(conquest of self is better than conquest of others)。失控的人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行為。人是會有生氣的時刻,卻可以減輕怒氣對身體的影響,甚或不讓憤怒決定他們的行為。「不輕易發怒」是上帝的屬性。智慧之子可以如雅各所說:「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明白:你們每一個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神的義」(雅一19-20)。

本章的最後一節回應了起首的第1節,是有關籌謀/籌算。第33節的「擲籤」對現代人來說是機率的觀念。在舊約,「籤」是做決定的一種方法。以色列人「抽籤」來分地 (書十四1-2),百姓「抽籤」決定掃羅王 (撒上十17-27)及聖殿服事的分配 (代上廿五8)等例子。這種用「籤」做決定的最後一次使用,是使徒「搖籤」選出馬提亞來補替猶大為使徒一職 (徒一26)。自此以後,教會已不再使用「搖籤」的方法來做決定,決策不再由機率所左右。人心中的籌謀,「一切決斷卻在於耶和華」(新譯本)。凡接受耶穌為救主和生命主宰的信徒,聖靈不單內住在他們生命中,更引導他們的一生 (羅八14)。

思想:

(1) 「不輕易發怒」對你來說容易嗎?為自己制定一個實踐方案; (2) 你認為人心中的想法和個人計劃,與神的主權之間有關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