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士师记三7-11a
7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8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发作,把他们交给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9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为以色列人兴起一位拯救者来救他们,就是迦勒的弟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10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他出去争战,耶和华将亚兰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的手战胜了古珊‧利萨田。11于是这地太平四十年。
原文「忘记」(שׁכח)一词全书只在这里出现。这「忘记」并不仅仅是以色列民的「健忘」;事实上,当二章11-13节谈到「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他们离弃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随从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明,向它们叩拜,惹耶和华发怒。他们离弃了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的时候,到底以色列民是在积极地靠近上主?抑或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忘记」?假如他们儆醒的话,他们就会时刻靠近并顺服上主,绝不会事奉巴力和亚舍拉的。因此,「忘记」绝不是一时的「粗心大意」!
对于以色列民的「忘记」,上主如何回应?按第8节所讲,上主将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这是一个有趣的记载,何以这样说?
「美索不达米亚」即现代的叙利亚东部至伊拉克北部之间。这就是说,上主所用的这个从「美索不达米亚」而来的侵略者乃是从北方南下的,然而,何以上主要用一位居住在极南部的犹大支派的俄陀聂成为拯救者(一15)?这是令人费解的。但更重要的乃是「古珊.利萨田」一名,按其字面意义为「加倍邪恶的古珊」(Cushan of Double Wickedness),听起来并不像是人名,更可能是圣经作者刻意扭曲这名字以揶揄这位欺压者。
面对着这「加倍邪恶的古珊」,以色列人的「呼求」并不等于「悔改」,却就只是「呼求」── 一种因当下痛苦而发出的呼叫,从而渴望能得到帮助。
俄陀聂 ── 作为《士师记》里第一位被上主兴起的「士师」,他的出现起了一个「范式作用」(paradigmatic role)。根据一章11-15节记载,当时的俄陀聂已然是犹太的英雄,以他的勇气和能力在战争中得胜,并且迎娶了迦勒的女儿押撒。换言之,俄陀聂绝非「无名小卒」一名。只是,这一切并没有自然地使他成为了犹太的王者。按第三章这里的记载,他之所以成为「拯救者」,就只有两个先决条件(9):(a)上主所兴起的;(b)上主的灵所赋权的(10)。
对于俄陀聂与古珊.利萨田的战争,圣经作者并没有甚么描述,就只告诉我们俄陀聂「出去争战 …战胜了古珊.利萨田」。也许,这正好代表着以色列民得胜所在乎的乃是上主,并不是个人的力量呢!
思想:
「忘记」,使以色列民跌进了失败的循环轨迹里;也许《士师记》所在乎的,并不是如何在争战中得胜,却是:到底属上主的群体是否已然「忘记」上主?毋忘记:在我们遭难的时候,上主固然是我们的帮助;在我们「平安顺遂」的日子里,上主仍然是我们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