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后书 二22-26
你要逃避年轻人的私欲,同那以纯洁的心求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实、仁爱、和平。 但要弃绝那愚拙无知的辩论,因为你知道这等事只会引起争辩。 主的仆人不可争辩,只要温和待人,善于教导,恒心忍耐, 用温柔劝导反对的人。也许神会给他们悔改的心能明白真理, 让他们这些已被魔鬼掳去顺从他诡计的人能醒悟过来,脱离他的罗网。
二22-26 主旨十分清晰,就是鼓励提摩太以温和的态度, 应对以弗所教会中异端圈子里的信徒。二22 逃避「年轻人的私欲」,可译作逃避「年轻人不当的欲望」,虽然这些欲望可以包括肉体的情欲,但保罗要求提摩太逃避的,主要还是年轻人争强好胜的态度,否则容易与异端在言语上剧烈冲突。异端崇尚空谈,所以提摩太要特别小心,不要为了争强好胜,加入战团,为了一些本来就无聊、「愚蠢无知」的议题争辩不休。
二22-26保罗建议对异端圈子内的弟兄姊妹以平和温柔的态度相待,极力劝说挽回他们,期望他们可以回转纯正的真道。不过在提前一19-20保罗已经把异端的领䄂革除会藉、逐出教会,这最少应该包括停止他们守圣餐及禁止其他人与他们团契相交。平和地挽回与逐出教会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学者们有两个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表面的矛盾。
第一个理论是提后二22-26 所描述要挽回的对象中,不包括异端的领导,只是指跟随并附和他们教导的其他信徒。部分学者更指出二25 「反对的人」,原文可以有第二个意思,即「被影响的人」。保罗是要驱逐异端领袖,但以温和的态度努力挽回附和的其他信徒。第二个理论是保罗虽然把异端领袖逐出教会,仍然希望以爱心劝说,盼望他们有一日悔改,可以重新接纳他们。甚至可以说,教会纪律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挽回。
第二个理论比较合乎二22-26经文的文法,也比较多学者采纳。但我个人以牧养教会多年的常理推测,觉得第一个理论比较合情合理。
以弗所的异端圈子中十分多信徒,提摩太应对他们时,需要有四个要素 (二24-25):态度要温和,教导要有技巧,「劝导」时要温柔,内心要存「忍耐」。「劝导」原文有正反两面双重意义,正面是代表教导或教育,反面是修正或加以纪律,这里应该是刻意让两个意思并存的。「忍耐」原来是指在长期的逆境中仍然坚持「不存怨恨」。这一点尤其重要,面对众多敌人长期辛辣的攻击,表面上仍然客客气气,相信不少牧者可以做到,但要内心深处不存怨恨,就需要让主的爱植根在我们心里。
思想:
你曾经在教会内与其他人意见不合、甚至冲突吗?你现在心中仍然感到愤愤不平、充满怨恨吗?你愿意放下这些怨恨,真正学习彼此相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