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丘壇必毀壞
高銘謙

經文:以西結書六1-7

1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2「人子啊,你要面向以色列的眾山說預言。3你要說:以色列的眾山哪,要聽主耶和華的話。主耶和華對大山、小岡、水溝、山谷如此說:看哪,我要使刀劍臨到你們,也必毀壞你們的丘壇。4你們的祭壇要荒廢,香壇必打碎。我要使你們當中被殺的人仆倒在你們的偶像面前,5將以色列人的屍首放在他們的偶像面前,把你們的骸骨拋散在祭壇的四周圍。6無論你們住在何處,城鎮要變爲廢墟,丘壇也必毀壞,以至於你們的祭壇荒廢,被定罪,偶像打碎消除,香壇砍倒;你們所做的被塗去。7被殺的人必仆倒在你們中間,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本段繼續說明神藉以西結先知向以色列民所說的審判,而這次的對象就是「以色列的眾山」(2、3節)。

就古近東的外邦神明敬拜的文化與做法而言,「以色列的眾山」應被理解爲眾丘壇所在的地方,而就以西結書的用字而言,「以色列的眾山」同時是指以色列全境的意思。當時的人認爲眾神明的居所都在天上,所以迦南人會在山丘上建造敬拜中心,以便能更貼近天上的領域,與他們所祭祀的神接觸,這便是丘壇,而事實上在原文看來,「丘壇」一字應翻譯爲「高處」(high place),就是指在眾山嶺所建築的眾神明的居所。既然古近東是相信多神主義,任何的神明也有自己的地域以及屬於他們的丘壇,如果以色列民不專心相信及敬拜獨一的耶和華,他們便有可能爲了方便的緣故而不去耶路撒冷敬拜,反而在家附近的丘壇敬拜。有一些丘壇是敬拜耶和華的,但也有不少丘壇是敬拜巴力與別神的,甚至有一些丘壇混合了耶和華與其他神明的敬拜。因此,申命記強調只有一個敬拜中心纔是神所立以祂爲名的居所(申十六26),拒絕丘壇的敬拜,這是爲了確保一神的信仰不被妥協,耶和華與以色列民之間的盟約也同時要求只能夠盡心、儘性及盡力愛一位主(申六4-5)。

丘壇的敬拜很容易落入功能性的敬拜。敬拜巴力或其他神明,比較合乎社會的和諧。敬拜巴力與敬拜耶和華不同,前者是一種融合性的敬拜(inclusive worship),是一種多神的敬拜,拜巴力的人也可拜耶和華,更可拜更多的神,這種信仰沒有排他性,更能帶來社會的和諧,也更容易在不同的處境中妥協;後者是一種獨一性的敬拜(exclusive worship),就算其他神明存在,也與以色列民無關係。耶和華的信仰要求全人的迴應,也自然會帶來別人的批評,認爲這些獨拜耶和華的人食古不化,不能妥協,未能帶來社會的融合。因此,拜巴力是政治正確的,獨拜耶和華似乎是沒有前途的。然而,巴力是一種功能性的神明,祂能幫助人得勝、有雨、有豐收、有兒子出生、有金錢、有地位、有學位,巴力與它的敬拜者之間的關係就是利益的關係,巴力的敬拜者不需要全面奉獻,不需要了解巴力的性格,更不需要與它建立甚麼關係,只需要有求必應,巴力永遠都是他們心中的神。因此,丘壇的敬拜很容易落入功能性的關係,而以西結的神諭正是針對這一點來發出。

經文提到耶和華的審判涉及「刀劍臨到」、「毀壞你們的丘壇」及「將以色列人的屍首放在他們的偶像面前」(4、5節),這是爲了讓以色列民明白他們一直以來所相信的眾神明在危難的關頭都不能拯救他們,反而諷刺地預言百姓會死在這些眾神明面前,這不但要顯示巴力及眾神明的無能,也說明耶和華超越了所有神明,只要祂一聲令下,任何的神明都不能敵擋祂。

思想:

整個神諭的重點就是第7節的「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知道」這字在原文看來是「認識」,代表這不是頭腦上的「知道」,而是深深地在關係上認識耶和華,也表明以色列民與耶和華之間的盟約關係。很多時,我們活在福氣當中時,我們會放棄信仰而敬拜很多神明與丘壇,但當神的刑罰來到時,我們才驚覺這些神明與自己所倚靠的勢力原來都不堪一擊,祈求我們都不要到達這個地步才能體會「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一句,要及早悔改,單單愛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