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圣诞佳礼
麦大卫

阅读: 使徒行传4章32-37节; 9章26-27节

使徒行传 4:32-37

信徒财物不分彼此

32 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 33 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 34 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 35 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巴拿巴卖产捐银

36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37 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使徒行传 9:26-27

26 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 27 唯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士革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

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使徒行传4章36-37节

美国乡村歌手梅尔·哈格德(Merle Haggard)的一首老歌《我们可否捱过十二月》,说到有名男子被工厂裁退,没有钱买圣诞礼物给他的小女儿。虽然十二月应该是欢乐的时节,但他的生活却灰暗而悲凉。

灰心挫折并不限于十二月,但发生于此时节却让人更加伤感。因为我们的期望可能较高,所以悲伤可能更深。这个时候,些许的鼓励可以发挥深远的作用。

圣经中来自塞浦路斯的约瑟,是耶稣早期的跟随者之一。使徒们称他为巴拿巴,意即“劝慰者”。使徒行传4章36-37节提到巴拿巴把卖掉田地的钱奉献出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信徒。

之后,使徒行传9章26节记载使徒们害怕扫罗,“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27节)。扫罗(后来被称为保罗)先前一直想杀害信徒,但是巴拿巴为他辩护,说他已被基督改变。

在我们周遭有许多人渴望能得着鼓励。适时的一句话、一通电话,或是一起祷告,都可以坚固他们对耶稣的信心。

巴拿巴的慷慨与支持展现了身为劝慰者的意义,在今年的圣诞节,这或许是我们能赠予他人最棒的礼物。

主啊,谢谢祢赐下劝导激励的恩赐,

求祢帮助我们鼓励他人,因我们也曾得到鼓励。


适时的鼓励或许就是最佳的圣诞礼物。


灵粮透视

大数的扫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主耶稣基督之后,就转变成基督的使徒。对于保罗如此急剧的转变,许多基督徒和教会必定带着恐惧和疑虑,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巴拿巴成了美好的沟通管道。巴拿巴相信保罗归主的经历,并接纳他为主内的弟兄,这对于当时的教会愿意接纳保罗至关重要。在此我们看到,巴拿巴表现出慷慨大度和善于鼓励的态度。你将如何藉着鼓励人心的行动,带给别人祝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