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38篇11節說:“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災病都躲在旁邊站着;我的親戚本家也遠遠地站立。”
“站着”或是表示無能為力,或是愛莫能助,甚至是遠遠地躲藏,不願出面幫忙。身體病痛會導致病人絕對的孤獨,病情愈重愈孤單。一般人,對於別人的小病,猶能面對,若是大病就束手無策,甚至趕緊一走了之。 別人的病痛是對自己的提醒,因為同樣的事情遲早也會臨到自己身上,我們只能儘可能避免,以免情緒受到影響。我們與人同樂容易,陪人哀傷困難;正所謂笑的時候世界跟着你笑,哭泣的時候自己哭。
我們每逢去探病,或是赴喪禮,結束之後總感覺如釋重負,像是逃離了自己。對於生命最終的現實,我們難於面對,至於無可避免的未來,我們只能儘量地推遲,像是屋內的一頭大象,不去想就不存在。
媽媽病時,我返臺3次,坐在病牀邊,握着她的手,看着沉睡的母親,心裏充滿悲慼與無助,我這個兒子除了守在她身旁,其餘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在旁邊站着或坐着;有時候,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別人有病,我們很想躲避,很想遠遠站立,因為我們害怕面對病人,也害怕面對自己。我們總是說“我會為你禱告。”理由是,禱告無遠弗屆,可以作為人不在場的藉口,似乎禱告到了,人就可以不到了。
禱告到,人也到,這比較好。我每次去探望病人,都要鼓起十分勇氣,去做該做的事;縱使人無法盡心,也要設法盡責。我最近常想,要飛到洛杉磯去看中風的師母,但是想歸想,直到如今還未付諸行動,這不就是消極“遠遠地站立”嗎?我為自己感到羞恥。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詩》34:18)“祂醫好傷心的人”(《詩》147:3),我們不要老在遠處站立,在我們周遭有許多傷心的人,我們要靠近,不要遠離。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