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參孫 ── 一位真正的「大能勇士」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十三1-5

1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耶和華將他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2那時,有一個但支派的瑣拉人,名叫瑪挪亞。他的妻子不懷孕,不生育。3耶和華的使者向那婦人顯現,對她說:「看哪,以前你不懷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4現在你要謹慎,清酒烈酒都不可喝,任何不潔之物都不可吃,5看哪,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不可用剃刀剃他的頭,因爲這孩子一出母胎就歸給神作拿細耳人。他必開始拯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的手。」

《士師記》十三章1-5節記載着參孫的出生。對於瞭解參孫的故事,這一章聖經亦是十分重要的,因它提供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信仰元素,讓我們去讀明白參孫的故事和背後的意義。

第1節開始記載:「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這絕不是一句令我們感到陌生的話。然而,細心觀察後,我們會發現聖經作者對於以色列人犯罪的描述卻非常簡單,再沒有好像之前一樣,告訴我們以色列人犯下甚麼錯事。讀下去,彷彿給予我們一種感覺 ── 聖經作者對於以色列民那些反覆出現的罪行已經感到厭倦了(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若我們直譯這節經文,大概是:「再次,以色列民,做了,耶和華眼中的惡事。」這裏明顯地並不在於強調以色列人做了甚麼惡事,卻是要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又在一個新的失敗循環之中。然而,更令我們憂心的是甚麼?他們雖然再次被懲罰(上主將他們交在非利士人手裏四十年,這可以說是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受欺壓最長的日子),但他們卻竟然沒有絲毫向上主求的痕跡,沒有一如既往地向上主呼求。可以想象當時候以色列人的罪惡達到一個怎樣的地步?可以想象他們與上主之間的關係倒退到一個怎樣的光景?

第2-5節是關於參孫的出生,有幾方面是特別的:

按聖經這裏的記載,參孫並不是以色列人向上主呼求、然後上主爲他們興起的士師。甚至,當時候參孫仍未出生,更絕非羣體裏其中一人。這是最爲不同的地方 ── 過去的士師,其實都是以色列人向上主呼求,然後上主在羣體中揀選的,然而,參孫並不是這樣。因爲,他仍未出生。換言之,以色列人還要等待瑪挪亞的妻子懷孕、生產,並且要等待參孫長大呢!

聖經又記載瑪挪亞的妻子「不懷孕,不生育」;換言之,參孫的出生必然是上主在一位不育婦人身上施行奇妙的作爲。

第5節說這位孩子要在母腹裏就開始歸上主作拿細耳人。按照《民數記》六章1-8節記載,拿細耳人是一些願意離俗去事奉上主的人,而許願作拿細耳人一般有三方面要求:

不可以接觸葡萄或葡萄的製成品;

不可以剪頭髮;

不可以辦喪事,不可以接觸屍體。

這幾方面其實一點都不容易辦到;因此,若要許願作拿細耳人,一般只能夠持續一段短時間而已,難以維持長時間。只是,參孫卻從母腹開始終身作拿細耳人,終身分別爲聖。

第5節下半節說:「他必開始拯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的手」。試想:對當時的聽眾瑪挪亞的妻子而言,當她聽到之後有何感覺?事實上,從第13章之後記載可見,瑪挪亞夫婦看來沒有信心,因爲這一切都超出了他們的理性與經驗。

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參孫 ── 一個如此不尋常的記載,到底有何重要性?事實上,聖經作者要告訴我們:在以色列人如此差劣的信仰狀況裏,他們所需要的是一位怎樣的領袖?

一位完全由上主所選召的領袖;

一位大有能力的領袖;

更重要的是:一位在混亂信仰生活裏能夠分別爲聖的領袖!

參孫 ── 他具備了一切特質。讀完這幾節經文後,大概我們不得不認同一件事 ── 參孫確實可以爲以色列人扭轉敗局的。

思想:

上主如何將我們裝備起來,預備在此世代裏爲祂的國度打拼?也許我們不一定好像參孫般大有能力,只是,上主確實賜我們事奉的能力。是什麼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