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 亞比米勒──耶路.巴力故事的延續(二)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九21-57

21約坦因躲避他的兄弟亞比米勒就逃跑,去到比珥,住在那裏。22亞比米勒治理以色列三年。23神派邪靈到亞比米勒和示劍居民中間,示劍居民就以詭詐待亞比米勒。24這是要使耶路巴力七十個兒子受害所流的血,歸於他們的兄弟亞比米勒,因他殺害他們,也歸於那些出手幫助他殺害兄弟的示劍居民。25示劍居民在山頂上設下埋伏,等候亞比米勒。凡沿着那條路,從他們那裏經過的人,他們就搶劫。有人把這事告訴亞比米勒。26以別的兒子迦勒和他的弟兄經過,來到示劍,示劍居民都信任他。27他們出到田間,摘下葡萄,踹酒,作樂。他們進入他們神明的廟中吃喝,詛咒亞比米勒。28以別的兒子迦勒說:「亞比米勒是誰,我們示劍人是誰,叫我們服事他呢?他不是耶路巴力的兒子嗎?他的助手不是西布勒嗎?你們應當服事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後裔!我們爲何要服事亞比米勒呢?29惟願這民歸到我的手下,我就除掉亞比米勒。」他就對亞比米勒說:「增加你的軍兵,出來吧!」30西布勒市長聽見以別的兒子迦勒的話,就怒氣大發。31他悄悄地派一些使者到亞比米勒那裏,說:「看哪,以別的兒子迦勒和他的弟兄到了示劍。看哪,他們煽動那城攻擊你。32現在,你和跟隨你的百姓要夜間起來,在田間埋伏。33早晨太陽一出,你就趁早攻城。看哪,迦勒和跟隨他的百姓出來攻擊你的時候,你就全力對付他們。」34於是,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眾百姓夜間起來,兵分四隊,埋伏攻擊示劍。35以別的兒子迦勒出去,站在城門口。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百姓從埋伏之處起來。36迦勒看見百姓,就對西布勒說:「看哪,有百姓從山頂上下來。」西布勒對他說:「你把山的影子看作是人了。」37迦勒又繼續講,他說:「看哪,有百姓從地的高處下來,又有一隊從米惡尼尼橡樹的路前來。」38西布勒對他說:「你所誇口的在哪裏呢?你曾說:『亞比米勒是誰,叫我們服事他呢?』這不是你所藐視的百姓嗎?你現在出去,與他們交戰吧!」39於是迦勒率領示劍居民出去,與亞比米勒交戰。40亞比米勒追趕迦勒,迦勒在他面前逃跑。有許多人被刺傷仆倒,直到城門口。41亞比米勒住在亞魯瑪。西布勒趕出迦勒和他的弟兄,不准他們住在示劍。42次日,百姓出到田間,有人告訴亞比米勒,43他就帶領百姓,把他們分成三隊,埋伏在田間窺探。看哪,示劍居民從城裏出來,他就起來擊殺他們。44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一隊向前衝,站在城門口;另外兩隊直衝向田間,擊殺了眾人。45亞比米勒攻城一整天,將城奪取,殺了其中的百姓,把城拆毀,撒上了鹽。46示劍城樓裏所有的居民聽見了,就進入伊勒‧比利土廟的地窖裏。47有人告訴亞比米勒,示劍城樓裏所有的居民都聚在一起。48亞比米勒和所有跟隨他的百姓都上撒們山去。亞比米勒手拿斧子,砍下一根樹枝,舉起來,扛在肩上,對跟隨他的百姓說:「你們看我做甚麼,就趕快照樣做。」49眾百姓也都各砍一根樹枝,跟亞比米勒走,把樹枝堆在地窖上,放火燒地窖。這樣,示劍城樓裏所有的人都死了,男女約有一千。50亞比米勒到提備斯,對着提備斯安營,攻取了那城。51城中有一座堅固的樓;城裏所有的居民,無論男女,都逃到那裏,關上門,上了樓頂。52亞比米勒到了樓前,攻打它。他挨近樓門,要放火焚燒。53有一個婦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頭蓋骨。54他就急忙叫拿他兵器的青年來,對他說:「拔出你的刀來,殺了我吧!免得有人提到我說:『他被一個婦人殺了。』」於是那青年把他刺透,他就死了。55以色列人見亞比米勒死了,就各回自己的地方去了。56這樣,神報應了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做的惡事,就是殺了自己七十個兄弟。57示劍人的一切惡事,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詛咒都臨到他們身上了。

接續上文1-20節,約坦因爲「懼怕」、致使他在解釋寓言後就「逃跑」!然而,約坦的預言卻在逐步應驗。

首先,聖經記載「亞比米勒治理以色列三年」(22),這記載彷彿士師當政時期的記述,然而想深一層,亞比米勒何曾被上主所呼召呢?上主不單沒有「呼召」他,第23節甚至記載上主使「邪靈」降在亞比米勒和示劍人中間。第22-25節正好記載了示劍人帶來的混亂境況,使亞比米勒的統治受到威脅。

其次,迦勒的興起圖謀另立政權,挑動示劍藉以推翻亞比米勒。按聖經所記載,他與亞比米勒一樣,敬拜外邦神明(27),並且,從他的言論中可見,他的態度同樣傲慢(28-29)。在戰爭之中,迦勒失敗,亞米比勒仍然得到最後的勝利。也許,這是因爲示劍人行了不公義的事,因而得到當得的報應吧(18、20)!

第46節記載,示劍人躲避在巴力.比利土廟的地窖裏,只是,最終遭到亞比米勒以大火燒燬,死傷達千人,也許亦應驗了第20節里約坦的預言:「願火從亞比米勒發出,吞滅示劍居民和伯‧米羅」!

亞比米勒 ── 一位未受上主呼召而出來作領袖的人,沒有保護自己的人民,反而激起了仇恨,以致毀滅。示劍之後,他乘勝追擊到提備斯,可是,最終卻被一位連名字也沒有記下來的婦人以一塊上磨石打破頭蓋骨(53),又因爲不甘於死在婦人手下而要一位拿兵器的少年將他殺死。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羞辱的結局!

聖經作者在故事的結尾說:「這樣,神報應了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做的惡事,就是殺了自己七十個兄弟。示劍人的一切惡事,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詛咒都臨到他們身上了。」(56-57)重要的是甚麼?「上主」仍然掌管着一切!無論是亞比米勒、抑或是示劍,他們都得到了「報應」── 巴力沒有得到任何勝利,然而,上主的公義卻再次彰顯出來。

思想:

表面看來,「邪惡」彷彿得到了好處;然而,故事的終局讓我們見到──「邪惡」始終沒有得着勝利,上主的公義仍然彰顯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