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基甸 ── 一個失敗的循環軌跡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八1-35

1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與米甸爭戰,沒有召我們同去,你爲甚麼這樣待我們呢?」他們就和基甸激烈地爭吵。2基甸對他們說:「我現在所做的怎麼與你們所做的相比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族所摘的葡萄嗎?3神已把米甸的兩個領袖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中;我所做的怎能與你們所做的相比呢?」基甸說了這話,他們對他的怒氣就消了。4基甸和跟隨他的三百人來到約旦河,渡了過去;他們雖然疲乏,還是追趕。5基甸對疏割人說:「請你們拿幾塊餅來給跟隨我的百姓,因爲他們疲乏了。我正在追擊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6疏割人的領袖回答說:「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現在已經在你手裏,因此我們該將餅送給你的軍隊嗎?」7基甸說:「好吧!耶和華將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後,我必用曠野的荊棘和枳條鞭打你們。」8基甸從那裏上到毗努伊勒,對那裏的人也提出同樣的請求;毗努伊勒人給他的答覆跟疏割人的答覆一樣。9他也對毗努伊勒人說:「我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必拆毀這城樓。」10那時西巴和撒慕拿,以及跟隨他們的軍隊都在加各,約有一萬五千人,是東邊的人全軍所剩下的,因爲拿刀戰死的約有十二萬人。11基甸從挪巴和約比哈的東邊,從住帳棚人的路上去,趁米甸的軍兵以爲安全的時候攻擊他們。12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趕他們,捉住米甸的兩個王西巴和撒慕拿,使他們全軍潰散。13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從戰場,沿着希列斯斜坡回來,14捉住疏割人的一個少年,查問他。他就爲基甸寫下疏割的領袖和長老的名字,共七十七人。15基甸到了疏割人那裏,說:「你們從前譏笑我說:『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現在已經在你手裏,因此我們該將餅送給跟隨你的疲乏的人嗎?』看哪,西巴和撒慕拿在這裏。」16於是他拿住城內的長老,用曠野的荊棘和枳條責打疏割人。17他又拆了毗努伊勒的城樓,殺了城裏的人。18基甸對西巴和撒慕拿說:「你們在他泊山所殺的人是甚麼樣子的?」他們說:「他們很像你,個個都有王子的樣子。」19基甸說:「他們都是我的兄弟,我母親的兒子。我指着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們若存留他們的性命,我就不殺你們了。」20他對他的長子益帖說:「你起來殺他們!」但是這少年害怕,不敢拔刀,因爲他還是個少年。21西巴和撒慕拿說:「你自己起來殺我們吧!因爲人如何,力量也如何。」基甸就起來,殺了西巴和撒慕拿,取了他們駱駝頸項上的月牙圈。22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然救我們脫離米甸的手,願你治理我們,你的兒子孫子也治理我們。」23基甸對他們說:「我不治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治理你們,耶和華會治理你們。」24基甸又對他們說:「我有一件事求你們,請你們各人把所奪的耳環給我。」因敵人都戴金耳環,他們是以實瑪利人。25以色列人說:「我們情願送給你!」他們就鋪開一件外衣,各人將所奪的耳環丟在上面。26基甸所要求的金耳環,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還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牙圈、耳環,和所穿的紫色衣服,以及駱駝頸項上的鏈子。27基甸以此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他的本城俄弗拉。全以色列就在那裏拜這以弗得行淫,這就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圈套。28這樣,米甸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再也不能擡頭。基甸還在的日子,這地太平四十年。29約阿施的兒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裏。30基甸有七十個親生的兒子,因爲他有許多妻子。31他在示劍的妾也爲他生了一個兒子,基甸給他起名叫亞比米勒。32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年紀老邁而死,葬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他父親約阿施的墳墓裏。33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而行淫,以巴力‧比利土爲他們的神明。34以色列人不記得耶和華-他們的神,就是那位拯救他們脫離四圍仇敵之手的,35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以色列所施的恩惠善待他的家。

對於以法蓮所提出的質詢(1),基甸圓滑地應對和處理(2-3);然而,對於疏割人呢?基甸卻強硬對待(7),看來,他着重人過於着重上主呢!再仔細讀清楚,第3節基甸說:「神已把米甸的兩個領袖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以法蓮)手中」,然而,這並不是上主所說的。七章7節裏,上主就只是明明地說會將米甸人交在基甸手中,何以這裏他說會交在以法蓮手中呢?看來,基甸是扭曲了上主的話,爲了政治的目的,捨棄了真理,甚至恐嚇疏割。而13-17節就記下了基甸言出必行 ── 對疏割和毗努伊勒施加報復。

基甸的失敗乃在於:當他在戰場上有一點功績的時候,卻竟然用上了「人」的方法和手段。即使基甸的日子,「國中太平四十年」(28),這又如何?《士師記》的其中一個公式也是如此的 ── 在太平日子之後,就是失敗的開始!

第29-31節記載了基甸故事的結局。這「七十個親生的兒子」和「許多的妻」(30)又豈會是三兩年之間所建立起來的呢?根據八章20節所講,當基甸大勝米甸軍隊之後,他的大兒子益帖當時候大概只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而八章22節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在這一節經文裏,聖經作者是以單數形式去表達基甸的兒子和兒孫的。換句話說,直到第30節,其實好可能已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了。這又有何重要呢?

第30-31節告訴我們:基甸的生活,原來無異於當時候迦南的生活模式;換言之,從大兒子益帖、到七十個親生兒子和許多妻妾,這讓我們看見:當基甸的生命下降到最低點之前,他經歷了一段爲時已久的迦南化過程。

思想:

透過基甸的失敗,聖經作者要告訴我們:墮落 ── 豈會只是一夜間的事情?這通常都是在逐步惡化的過程中形成的。基甸的失敗,乃是因爲他失去了恆久在上主裏面的堅持,並且被世俗所污染。試想:「亞比米勒」翻出來是甚麼意思?「我的父親是王」!基甸的狂傲,甚至以自己爲上主啊!

求上主幫助我們時刻儆醒,才能避免跌進狂傲和自以爲是的景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