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基甸 ── 在米甸所見的印證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七9-25

9那夜,耶和華對基甸說:「起來,下去攻營,因我已把它交在你手中。10倘若你害怕下去,可以帶你的僕人普拉下到那營裏去,11你必聽見他們所說的,這樣你的手就有力量下去攻營。」於是基甸帶着僕人普拉下到軍營裏帶着兵器的人邊上。12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所有東邊的人都散佈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13基甸到了那裏,看哪,有一人把夢告訴同伴說:「看哪,我做了一個夢。看哪,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來到帳幕,把帳幕撞倒,帳幕就翻轉倒塌了。」14同伴回答說:「這不是別的,而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神已把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手中了。」15基甸聽見這夢的敘述和夢的解釋,就敬拜神。他回到以色列營中,說:「起來吧!耶和華已把米甸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16於是基甸將三百人分成三隊,把角和空瓶交在每個人手中,瓶內有火把。17他對他們說:「看着我,你們要照樣做。看哪,我來到營邊,我怎樣做,你們也要照樣做。18我和所有跟隨我的人吹角的時候,你們也要在營的四圍吹角,喊叫:『爲耶和華!爲基甸!』」19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在半夜之初換崗哨的時候來到營旁。他們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20三隊的人都吹角,打破瓶子。他們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吹的角,喊叫:「耶和華和基甸的刀!」21他們圍着軍營,各人站在自己的地方;全營的人都逃竄,一面喊,一面逃跑。22三百人就吹角,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自相擊殺。全營的人逃往西利拉的伯‧哈示他,一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23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來的以色列人被召來,追趕米甸人。24基甸也派人走遍以法蓮山區,說:「你們下來迎擊米甸人,在他們的前面沿着約旦河把守渡口,直到伯‧巴拉。」於是以法蓮眾人聚集,沿着約旦河把守渡口,直到伯‧巴拉。25他們捉住了米甸的兩個領袖,俄立和西伊伯。他們在俄立盤石上殺了俄立,在西伊伯酒池那裏殺了西伊伯。他們追趕米甸人,把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帶到約旦河對岸,到基甸那裏。

以色列民以「三百人」與米甸如「蝗蟲」與「海沙」那樣多的軍隊作戰,說實話,這是「以卵擊石」所爲。然而,上主用盡一切方法,目的乃是要以色列人看見上主自己纔是軍隊的元帥。毋怪乎,在以色列人與米甸對戰之前,上主還要透過米甸軍隊中人所作的夢來堅固基甸的信心。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七章9-14節記載着一件事情:當基甸與僕人普拉去到米甸軍營的時候,奇怪的事發生了 ── 他聽到米甸軍營中的一位士兵向他的同伴說:「這不是別的,而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神已把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手中了。」(14)假若我們是基甸,會否有以下兩個感受?

這印證竟然出自敵人口中,實在不可思議;

一個小小的大麥餅,竟然可以推翻一個大帳幕。

試問:若不是上主、若不是神蹟的話,又怎可能發生此等事情呢?到這裏,大概基甸已然完全明白上主的心意了。

七章15節之前的基甸 ── 他啞口無言,因爲強弱懸殊的對比實在太明顯了;七章15節之後的基甸呢?他終於願意以勇敢和敬畏的心來激勵以色列軍隊上前作戰。

從七章16節起一直到第23節,記錄了基甸指揮若定,如何帶領這「三百人」作戰,並且使敵方潰不成軍。可是,第24節卻記載了基甸一次極大的錯誤,是甚麼呢?

七章24節記載:「基甸也派人走遍以法蓮山區…」問題是甚麼?基甸的第一個錯失 ── 他並沒有遵行上主的吩咐!「三百人」就是「三百人」,然而,這裏卻記載着基甸私自召以法蓮人幫助;基甸的失敗是因爲他並沒有遵守上主所設定的標準行事!

思想:

上主所差遣的領袖必須首先要能夠遵行上主的吩咐;既然「勝利」乃是在乎上主,那麼,我們就要在「順服」與「逾越」之間堅守上主的命令。以色列人要學懂守約,這同樣是今天每一位信徒所必須要學懂的。否則的話,一時的「勝利」又如何?因爲,最終仍然會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