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 以笏 ── 一個無望社會的象徵
黃天逸

經文:士師記三11b-30

11b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死了。12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耶和華使摩押王伊磯倫強大,攻擊以色列,因爲他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13伊磯倫召集亞捫人和亞瑪力人到他那裏,他就去攻打以色列,佔據了棕樹城。14於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磯倫十八年。15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爲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以笏,他是個慣用左手的人。以色列人託他送禮物給摩押王伊磯倫。16以笏打造了一把兩刃的劍,長一短肘,綁在右腿上衣服裏面。17他把禮物獻給摩押王伊磯倫。伊磯倫是個很肥胖的人。18以笏獻完禮物的時候,就把擡禮物的人送走。19但他自己卻從靠近吉甲的雕像那裏轉回來,說:「王啊,我有一件機密的事要奏告你。」王說:「迴避吧!」於是所有侍立在他左右的人都退去了。20以笏來到王那裏,那時他獨自一人坐在陰涼的頂樓。以笏說:「我有神的話向你報告。」王就從座位上站起來。21以笏伸出左手,從右腿上拔出劍來,刺入王的肚腹。22劍柄連同劍刃都刺進去了,肥肉夾住了劍刃。他沒有把劍從王的肚腹拔出來,糞便就流出來了。23以笏出到門廊,把王關在樓門裏面,就上了鎖。24以笏出來之後,王的僕人就來了。他們觀看,看哪,樓門鎖住,就說:「他必是在陰涼的房間裏大解。」25他們等得不耐煩,看哪,樓門仍然不開,就拿鑰匙打開樓門,看哪,他們的主人已經倒在地上死了。26他們耽延的時候,以笏就逃跑了。他經過雕像那裏,逃到西伊拉。27他到了那裏,就在以法蓮山區吹角。以色列人跟隨他從山區下來,他在他們前面引路,28對他們說:「緊跟着我!因爲耶和華已經把你們的仇敵摩押交在你們手中。」於是他們跟着他下去,佔據了摩押對面約旦河的渡口,不準一人過去。29那時,他們擊殺了約一萬摩押人,都是強壯的勇士,連一個也沒有逃脫。30那日,摩押在以色列手下制伏了。於是這地太平八十年。

第12節的「又」字,原文意思爲「再一次」(do again),也許標示着上文第2章所提及士師時代以色列民陷入了背約的循環中,同時,這又讓我們看見了這上主選民羣體一直沒有從過去慘痛的經驗中學會功課,於是他們就是如此地反覆,徘徊在每一次「勝利」之後卻最終仍然「失敗」的境況中。

俄陀聶死後,「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爲惡的事」(12)。雖然聖經作者並沒有記載以色列民何惡之有,但是,我們幾乎可肯定與三章7節所提及的罪如出一轍。值得注意的是上主所施加的懲罰是 ── 使摩押王伊磯倫強盛,攻擊以色列人。

「伊磯倫」是一位怎樣的王?這名字的希伯來文代表「小牛」的意思;並且,3章17節描述他「極其肥胖」。假如我們記得俄陀聶所要面對的強大對手「古珊.利薩田」── 「加倍邪惡的古珊」,大概我們可以想象,「伊磯倫」就只不過是「小肥牛」而已;事實上,從18-35節記載伊磯倫被以笏所殺的過程,明顯可見從伊磯倫到他的僕人,不單隻缺乏危機意識,甚至也不是甚麼有才能之士。即使如此,以色列民卻諷刺地服事了伊磯倫18年,比「古珊.利薩田」還要多8年呢!

以笏 ── 這名字的意思是「到底君王在哪裏」。上主是以色列的君王,然而,這孩子的取名卻讓我們看見:原來他們認爲「沒有王」。也許,這是另一個諷刺,但更突顯了以色列民的問題所在 ── 陷入在一個屬靈黑暗的深淵之中。

聖經記載以笏是一位「左手便利」的人。對比當時候的便雅憫人,這是一個有趣的記載,何以這樣說?

「便雅憫」這名字的意義就是「右手之子」;在一個以右手象徵權力的支派裏,卻出了一位「慣用左手」的人。這說明瞭以笏並不是一位有能力的戰士嗎?事實上,有學者強將「慣用左手」解釋爲「右手受到限制」的,與其這樣解釋,倒不如將以笏的「慣用左手」理解爲一種專門的訓練。試想:當時候一般人都將刀劍掛在身體的左邊,但以笏卻將這「兩刃的劍」(這是專爲暗殺所用的)藏於右邊(16),大概這也是他能夠避過侍衛搜查的主要原因。

當以色列民「又」行上主眼中看爲惡的事時,上主將他們交在伊磯倫 ── 這「小肥牛」的手上18年之久;當他們都跌進了「沒有王」的屬靈黑暗的深淵之中時,上主預備了一位「慣用左手」的戰士爲他們打敗敵人。當以笏成功殺死伊磯倫王之後,他「吹角」,並對以色列民說:「緊跟着我!因爲耶和華已經把你們的仇敵摩押交在你們手中。」(28)以笏所宣告的,正是「上主是王」這一個以色列民可能已然忘記的信息!

思想:

「到底君王在哪裏」?以色列民在屬靈黑暗的深淵中被矇蔽了,根本沒有看見「上主是王」。在這18年黑暗的歲月裏,大概已然被這個無望的社會所淹沒了,以致失去了一切對未來的盼望。只是,當我們見到原來這「伊磯倫」甚至是「以笏」,原來都是上主所預備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原來上主一直都沒有離棄以色列民。

黑暗之中,毋忘記:上主仍在!!!